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清华大学计算机原理与数字逻辑2001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清华大学2001年硕士入学考试

计算机原理试题

试题内容:

一、(10分)某RISC 处理机各类指令使用频率和理想CPI (指令和数据访问Cache 命中率为100%时的CPI )如下表所示。而实际测得的指令访问Cache 缺失率(miss rate )为5%,数据访问的Cache 缺失率为10%,Cache 的缺失损失(miss penalty)为40个时钟周期。

(1) 该机器在无Cache 缺失(理想情况)时的CPI 是多少?(3分)

(2) 该机器在无Cache 缺失(理想情况)时的速度比有Cache 缺失时快多

少倍?(7分) 指令类型 使用频率ALU 操作%%%%

二、(13分)一台模型机共有7条指令,主频25MHz ,各指令的使用频率与CPI 如下表所示。该模型机有8位和16位两种指令字长,采用2-4扩展操作码。8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R -R )二地址类型,16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存储器(R -M )二地址变址寻址类型(-128<=变址范围<=127)。

指令(字长) 使用频度I1(8位)I2(8位)I3(8位)I4(16位)I5(16位)I6(16位)I7(16位)(1) 计算该机的MIPS 速率。(4分)

(2) 计算操作码的平均码长。(3分)

(3) 该机允许使用多少个可编址的通用寄存器,多少变址寄存器?(3分)

(4) 设计该机的两种指令格式,标出各字段位数并给出操作编码。(3分)

三、(12分)假设在一个采用组织相联映像方式的Cache 中,主存有B0~B7共8块组成,Cache 有C0~C3共4块,组内块数为2块。每块的大小为32个字节,采用FIFO 块替换算法。在一个程序执行过程中依次访问块地址流如下:

B1,B4,B6,B3,B0,B4,B6,B2,B4,B5

(1) 写出主存地址的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长度(3分)

(2) 写出Cache 地址的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长度(3分)

(3) 画出主存与Cache 之间各个块的映像对应关系(3分)

(4) 列出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 的块地址流分布情况。并计算Cache 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