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艺术基础理论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艺术基础理论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艺术基础理论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9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艺术基础理论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36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艺术基础理论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54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艺术基础理论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71

一、单项选择题

1. 电视剧按照( )划分,可以分为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等。

A. 风格样式

B. 题材样式

C. 时间长度

D. 构成样式

【答案】D

【解析】电视剧以构成样式分为电视戏剧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

2. 20世纪60年代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创立了( )学派。

A. 启蒙主义

B. 古典主义

C. 贫困戏剧

D. 浪漫主义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创立了“贫困戏剧”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戏剧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绝对不没有演员和观众,只要有了演员和观众,戏剧就能够存在。“贫困戏剧”又被称为“质朴戏剧”。

3. 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古典主义绘画逐渐为( )绘画所取代。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古典主义

【答案】A

【解析】19世纪的西方美术界,可谓流派纷呈。最初20年,古典主义在法国达到顶峰,代

表人物是达维特和安格尔。之后,浪漫主义逐步取代了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德拉克罗瓦。

4. 下列速度术语中,哪一个是最慢的? ( )

A.Moderato

B.Lento

C.Presto

D.Andante

【答案】B

【解析】Moderato ,中板、适中、节制的; Lento ,慢板、慢慢的; Presto 急速的; Andante ,行板、徐缓、行进的。

5. 景泰蓝是一种铜胎掐丝珐琅器,在它的制作工艺程序中决定着花纹的形象和艺术效果的工序是( )和( )技术环节。

A. 制胎掐丝

B. 掐丝点蓝

C. 点蓝烧蓝

D. 磨光镀金

【答案】B

【解析】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精巧,色彩富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它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掐丝和点蓝是决定花纹的形象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技术环节。

6. ( )戏剧强调个人感情的重要性。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古典主义

D. 启蒙主义

【答案】B

【解析】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用多方面的历史传说题材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它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强调个人感情的重要性,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7. 下列关于吴道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其用笔早年较细,风格稠密; 中年雄放,变为遒劲

B. 他和陆探微并称为“疏体”

C. 所写衣褶有瓢举之势,故世称“吴带当风”

D. 吴道子被民间奉为“画圣”

【答案】B

【解析】吴道子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其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在中国画史上,据传吴道子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

8. 由( )脱胎而出的戏剧,至今仍保留着集体现场观赏而造成的仪式感。

A. 劳动

B. 战争

C. 宗教

D. 娱乐

【答案】C

【解析】由宗教脱胎而出的戏剧,至今仍保留着集体现场观赏而造成的仪式感。西方的教堂至今仍都建有剧场并常有演出。同时,西方观众在观剧时仍以盛装出席,与参加教堂活动无异。这种仪式感是戏剧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罕见的。

9. 俗称的“小曲”也就是民歌中的( )类。

A. 山歌

B. 小调

C. 号子

D. 抒情谣

【答案】B

【解析】小曲即小巧玲珑之歌曲,又称小调,是艺术性较高的民歌种类。创编者多为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在休息、娱乐场合演唱,流行于市镇,具有一定商业性质。艺人们以此为谋生手段,必须不断精益求精,提高其艺术表现力,由此极大促进了小曲的美学特性和演唱技艺。

10.首创了返始咏叹调的是( )。

A. 亨德尔

B.A ·斯卡拉蒂

C. 弗朗克

D. 萨拉萨蒂

【答案】B

【解析】A. 斯卡拉蒂共写了115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以歌剧《皮罗和黛梅特廖》(1694), 《十人团的垮台》(1697)以及《格里赛尔达》最著名。他首创了返始咏叹调、干念式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宣叙调,充分发挥了歌剧作为音乐戏剧的表现力,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