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2. ( )可以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便于直观地看出被试者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位置。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剖面图

D. 饼状图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剖面图的定义。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被试者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位置。

3. 下列有关通过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回答某个题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题目的人数

B. 对非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C. 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D. 其数值大小与题目的容易程度成反比

【答案】C

【解析】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难度通常以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

4. 下列关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项目反应理论又称潜在特质理论,它与心理学中关于潜在特质的一般理论有关

B. 大多数项目反应模型都假设完全潜在空间是单维的

C. 项目反应理论还假设同一特质水平的被试对不同测验的反应在统计上是相关的

D. 项目反应理论认为,被试对于测验项目的反应除了受到某种特定“特质”支配外,还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的局部独立性假设指出:同一特质水平的被试对不同测验的反应在统计上是独立的,即被试对一个测验项目的反应不受他们对其他测验项目反应情况的影响。

5. 从心理测量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 )。

A. 兴趣测验

B. 创造力测验

C. 态度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B

【解析】七巧板是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的一种拼图游戏,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

6. 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常常选取( )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A.50%

B.40%

C.100%

D.21%

【答案】D

【解析】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将被试排队,取27%的高分端被试组成高分组,另外27%的低分端被试组成低分组,其余46%的被试可以不作分析。

7. 下列表示智力的指标中,依据测验分数常态分布来确定的是( )。

A. 心理年龄

B. 智力年龄

C. 比率智商

D. 离差智商

【答案】D

【解析】离差智商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心理年龄即智力年龄,其意义是被试的智力水平相当与多大年龄的儿童。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

8. 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

A. 命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距量表

D. 等比量表

【答案】D

【解析】命名量表是测量水平最低的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等距量表比顺序量表又进一步,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所得的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9. 关于测量,正确的说法是( )。

A. 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 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 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 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答案】B

【解析】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10.常模分数又叫( )。

A. 导出分数

B. 粗分数

C. 原始分数

D. 总体分数

【答案】A

【解析】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因此常模分数又称导出分数。

11.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 )。

A. —般适用于学前儿童

B. 以思维的精确性记分

C. 其理论基础是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D. 包括30个分测验

【答案】C

【解析】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是根据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编制的,包括14个分测验,适用于初中水平以上的人。该测验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12.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验同一群体,求其两者得分的相关性,被称为( )。

A. 内部一致性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