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政府管制研究院81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1)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

(2)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3)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说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2. 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谷贱伤农”是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却因粮价下降而造成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怪现象。

(1)经济学原因分析

“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十农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足以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如图所示,由于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 缺乏弹性,供给曲线为S 1时,需求量为Q 1,均衡价格为P 1; 当农产品丰收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 2,需求量略升为Q 2,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为P 2由于需求增加带来的收入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造成的收入减少,以至于农民总收入在丰年反而减少,减少额为I 的面积减去II 的面积。

谷贱伤农

(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这一特点会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农民的收入,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①对农产品实施最低限价并且收购过剩农产品。农业丰收时,政府对农产品实施最低限价(高于

,市场均衡价格)确保农产品的价格不至于下降过多; 同时,对于市场上产生的供过于求的农产品,

政府收购后可进行库存,以便为此后的歉收年份做储存准备。

②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农民的生产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际上降低了农民生产的成本,使得农民收入小至于在丰年减少,也保证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 张三将全部的收入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设他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已经满足

。现在,设P x 下降,P y 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试分别在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

小于1、等于1和大于1时,讨论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答案】(1)当张一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却减少,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Y 的消费,即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增加。

(2)当张二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不变,所以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对Y 的需求量不变。

(3)当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富有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一,购买X 所花的费用随着X 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X 的消费,而减少对y 的需求。

4. 帕累托最优的含义是什么? 当经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是否意味着收入的平等分配? 为什么?

【答案】(l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当经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并不意味着收入的平等分配。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①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相等;

②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但是,这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并没有考虑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存在无穷多个同时满足所有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经济状态,其中甚至包括收入分配极端不平等的情况。

5. 简述垄断竟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可以通过将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进行比较来得出垄断竞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垄断竞争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图中,d m 曲线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需求曲线,d p 曲线表示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m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在长期均衡时d m 曲线只能相切于L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的A 点,对应的产量为Q A 。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必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C 点,对应的产量为Q C 。由图中可见,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Q A 小于理想的产量Q C ,多余的生产能力为Q A Q C ,说明在垄断竞争中存在着生产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佳状态。

6.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意味着等产量线必然凸向原点?

【答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