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以应用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提供,互联网正在从数据的网络演变为功能性服务的网络。
而怎样让这些应用能很好地互联起来,能无缝地互相协作起来服务用户,对用户表现得像一个联合一体的巨大智能体一样,是一个吸引人的课题。从软件开发的角度,这样的协作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将不同开发商的应用集成起来为用户服务的做法。然而,现有的技术没有足够关注不同参与者(开发商和用户)之间的认知和期望不同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方多阶段参与的应用间协作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协作参与者不同的知识和关注点,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工作,使得协作过程中每个参与者的代价尽可能小,而最后的连接能很好地满足所有参与者的需要。具体来说,本文提出的模型有中间平台,用户和应用提供者三类角色,配置和运行两个阶段。在这个模型下,用户能获得应用间协作的便利性和控制力,而应用提供商则能方便地使他们的应用可以与外界交互。这样,一个联合一体的服务性互联网才可能得以实现。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面向最终用户的互联网应用协同框架,并分析和研究了其中的关键问题:1)针对协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传递性的身份认证的需要,支持了基于协作的统一身份认证协议,兼顾了安全和共享身份的需求。2)针对协作所需信息和方式的多样性,设计了多参与者的协作执行协议,支持了模型运作的需要。3)针对中间平台对于跨组织可靠性的需要,提出了适用于多组织的分布式基础设施,使得任意组织的退出不会对整个平台造成灾难性的损失。本文同时开发了客户端等功能增强了互联网应用的能力,可以通知用户或获取用户特定的信息,使互联网应用可以与用户具备更为复杂的交互行为,验证了模型可以满足更复杂的情况。
本文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协同框架的使用场景,验证了协同框架给应用间协作带来的便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