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944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虚电路的特点?( )
A. 分组按同一路由
B. 顺序到达
C. 分组开销少
D. 支持广播
【答案】D
【解析】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不支持广播)。在主机通信前,发送端主机先发出一定格式的控制信息分组,要求通信,同时也寻找一条合适的路由。若目标主机同意通信就发回响应,然后双方之间就建立了虚电路并可以通信。在虚电路建立后,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就好像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了一对穿过网络的数字管道。所有发送的分组都按顺序进入管道,然后按照先进先
出的原则沿着此管道传送到目的站主机,可保证到达目的端主机的分组顺序与发送时的顺序一致。
2. 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 )。
A. 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B. 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C. 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D. 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
【答案】D
【解析】如果一个协议使用确认机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确认,那么可以认为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如果一个协议采用“尽力而为”的传输方式,那么是不可靠的。例如,TCP 对传输的报文段提供确认,因此是可靠的传输协议;而UDP 不提供确认,因此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3. OSI 七层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答案】C
【解析】传输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更高层协议屏蔽下层的操作细节,它使得高层协议不用
去操心如何获得所需级别的网络服务。传输层的目标是在源端机和目的端机之间提供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数据传输,而与当前实际使用的网络无关,任何用户进程或应用进程可以直接访问传输服务,而不必经过会话层和表示层。同时TCP 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4. 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路由器R1只有到达子网192.168.1.0/24的路由。为使R1可以将IP 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子网,则在R1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地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是( )。
图 某网络拓扑
A.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1
B.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C.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2
D.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答案】D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一共有3个子网。并且路由器R1
已经有了到达其中一个子网
的路由。所以只需求得路由器R1到子网192.168.2.0/25与子网
的路由,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需要在路由表中増加两条路由,而题干已经很明确地说明只需增加一条路由,就要完成这两个子网的路由,所以考生应该立即想到路由聚合。
将网络192.168.2.0/25和网络192.168.2.128/25进行聚合。方法如下:
换成二进制
换成二进制
为“0”,
即
5. 下列的哪一项正确描述了流量控制?( )
A. 一种管理有限带宽的方法
B. 一种同步连接两台主机的方法
C. 一种确保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D. 一种检查病毒的方法
【答案】C
【解析】理解流量控制的作用。对于某些数据链路连接,还应该能够提供保序和流量控制功
下一跳从图中可以得出
为发现前24位一样,所以聚合后的超网为192.168.2.0/24, 子网掩码自然就是24个“1”,后面全
能,保证在链路层连接上收到的帧能够以发送时的顺序递交给网络层实体,并协调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节奏,保证发送方不会以太快的速度发送数据使得接收方被淹没。
6. 下列哪种交换的实时性最好?( )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数据报交换
D. 虚电路交换
【答案】A
【解析】计算机通信子网的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存储转发方式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可分为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
,(1)在电路交换方式中,虽然在数据传输之间需要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这需要一定的延迟)
但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后续所有的数据都将沿着建立的物理连接按序传送,传输可靠且时延很小。
(2)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中,报文或分组都要经过中间结点的若干次存储转发才能到达目的结点,这将增加传输延迟。
因此,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相比,电路交换具有较小的传输延迟,实时性较好,适用于高速大量数据传输。
7. 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
A. 报文头
B. 报文尾
C. 路由
D. 分组编号
【答案】D
【解析】报文交换方式的要求:在发送数据时,不管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分组交换的方式则不同,它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发送节点将一个长报文分割成多个具有相同报文号和不同分组编号的分组,然后各分组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当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组全部到达目的节点时,将按分组编号重组以恢复原来的报文。
8. 单模光纤的通信能力一般比多模光纤( )。
A. 小
B. 大
C. 可大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