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乳上象限6cm×7cm肿物,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右侧腋窝多枚淋巴结,质硬,融合固定。双乳钼靶X线片:右乳上象限4.0cm×4.5cm肿物,恶性倾向。右乳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胸部X线片、腹部B型超声和骨扫描未见转移。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行新辅助化学治疗(表阿毒素+紫杉醇)4个周期后查体:右乳肿物缩小至2.0cm×1.5cm,右侧腋淋巴结消失。然后行右侧乳腺癌区段切除+右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1.2cm×1.0cm×1.0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4/21。) A.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内分泌治疗。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王××,女,65岁。形体消瘦,久病腹痛,喜温喜按,常在进食生冷后加重,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细。那么治疗该患者,下列方剂中当首选的是() 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大黄附子汤。 小建中汤。 附子理中丸。 保和九合良附丸。
王××,女,65岁。形体消瘦,久病腹痛,喜温喜按,常在进食生冷后加重,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细。那么根据患者上述临床特点,考虑该患者的腹痛属于何种证型() A.寒邪中阻腹痛。 寒实积滞腹痛。 中脏虚寒腹痛。 寒积食滞腹痛。 脾肾阳虚腹痛。
《针灸大成》针灸手法的贡献有()。 九刺。 下手八法。 提出"刺有大小"。 提出"针刺十四法"。 提出"十二分次第手法"。
王××,女,65岁。形体消瘦,久病腹痛,喜温喜按,常在进食生冷后加重,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根据上述证型,下列中医治疗方法中最适合该病例的是() A.温中散寒止痛。 B.散寒破结止痛。 C.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D.散寒消食,化滞止痛。 E.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患者,王某,男,30岁,间断发热2月,伴有畏寒,多汗,游走性大关节疼痛。在家务农,家中养羊。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大,脾大,肋下及3.0cm。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