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630艺术与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硕士]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美德工业产品设计上的贡献。

【答案】战后美国发起的国际主义建筑运动,其实与德国现代主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的工业产品设计比世界上仟何一个国家都发展得迅速和成熟。

(1)美国:

①进一步发展了工业设计尤其是产品设计。

②把工业设计职业化。

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工业产品设计全面推向社会。

(2)德国:

①建立了现代设计的理论和教育体系。

②进行了大量设计实践和科学试验。

③把社会利益当作设计教育和设计本身的目的。

2. 简述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答案】(1)比利时进入新艺术运动以后逐渐成为欧洲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比利时的设计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要求艺术与设计为广大民众服务。

(2)从设计上看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和法国风格近似,观念吻合。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把理想主义、功能主义的理想与设计革命结合起来,因之提出了“人民的艺术”之口号。(为大众设计,从消费者使用出发进行设计),从意识形态上说,他们是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3)从设计形态上来看,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法国的运动风格非常相似,都希望能够以手工艺的方式,来挽救衰落的设计水平,他们也主张采用自然主义的装饰构思,特别是曲线式的花草枝蔓来达到浪漫的设计装饰效果,他们的设计也受到日本的传统设计很大的影响。

3. 简述波普设计的目的。

【答案】由美国设计理论家巴巴纳克提出。他在《为现实世界的设计》中明确提出了自己对设计目的性的看法,在这部著作中他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

(1)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少数富裕国家服务。他特别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

(2)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民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3)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

源服务。

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功能、形式目的服务的,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因此设计的考虑也必须包括对予社会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内容。从当代设计伦理观看,还要考虑第三世界人民、以及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目的。

4. 简述弗兰克·赖特的设计理念。

【答案】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到完全追求自己热爱的美国典范,每一个时期都对世界建筑界造成新的影响和冲击。

(1)有机建筑提出六个原则,即:

①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②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③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

④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⑤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⑥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他的有机建筑的观点并不是呆板的,而是充满了灵活性的方法。赖特信仰真、纯、诚、朴、的设计艺术理念,认为“土生土长是所有真正艺术和文化必要的领域”。

(2)草原式风格

①注意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形成和谐的整体空间。

②注意室内空间的舒展、自由,被分割的小空间互相流动,可以自由开合。

③适当保留自然材料,以取得与室内外环境的协调。

④室内陈设偏于底层布局。天花板较低,并略有倾斜,室内有亲和感和安全感。

5.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答案】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1)美国建筑师温图利设计的宾夕法尼亚“温图利住宅”。

(2)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

(3)格里夫斯设计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公共服务中心大厦。

(4)约翰逊设计的纽约A T&T大厦。

(5)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国家艺术博物馆。

(6)瑞士的博塔设计的旧金山艺术博物馆。

(7)日本的矶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市市政中心等。

6. 简述日木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

【答案】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才逐渐走向工业化,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运动。日本工业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正时期,但走在世界前列却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

(1)明治维新~1945年,这一阶段是日本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初步传播的时期。战前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日本传统工艺现代化二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1945年~1952年,现代设计意识在日本确立,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也初步建立。 1945~1952年,日本经济逐渐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政府、产业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杂志大量出现,设计组织建立和西方设计家大量到日本进行设计活动,派大量人员到美国进行工业设计考察,邀请著名设计师到日本讲学,如弗兰克·赖特、雷蒙·罗维等。

(3)1952年~1960年,是日本的工业设计成长时期。20世纪50年代,借助美国强有力的支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工业产品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此时,日本的设计力图摆脱模仿美国和德国的状态,建立自己的设计文化。首先强化设计教育,完善和建立自己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同时,通过人员交流和举办展览,来促进日本与西方的设计艺术交流。

(4)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设计走向世界。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的电子工业、造成工业、汽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市场迅速站稳脚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从传统的日本设计来看,它吸取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方面来看,则更多是追随和模仿美国、德国、意大利的设计,所有这些加上日本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它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

(5)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设计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两条新的设计原则,即:有弹性的专业特征:文化的多元特征。80年代,现代设计在日本已奠定了自己的产业基础,并取得了惊人成就。

7. 简述约翰·拉斯金的设计思想。

【答案】(1)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旧有的样式。

(2)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拉斯金厌恶新材料,曾以辞职来抗议在牛津博物馆建筑中使用铁。他反对“水晶宫”也是出于同一理由。

(3)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拉斯金把用廉价且易蚕加工的材料来模仿高级材料韵手段斥之为犯罪,而不是简单的失误、缺乏良好意识或用材失当。

8. 简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

【答案】(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地工业技术发展迅速,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2)都市设计和都市内的建筑设计没有一个可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从生。如何处理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象和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一筹莫展。“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设计的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