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化工大学511工程热力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饱和湿蒸气与饱和湿空气。
【答案】湿蒸气是一种化学成分构成的,而饱和湿空气是空气和水蒸气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饱和湿蒸气是饱和液体(水)和干饱和蒸汽的混合物,其中水和蒸汽都是饱和的;饱和湿空气虽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其中水蒸气是饱和的,但空气远未达到饱和。
二、简答题
2. 朗肯循环采用回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基本原理是提高卡诺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来提高热效率。
3. 试述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区别。
【答案】(1)定义不同。准静态过程是一系列平衡态所组成的过程;可逆过程是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系统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的过程。
(2)要求条件不同。可逆过程要求系统与外界随时保持力平衡和热平衡,且不存在任何耗散损失,在过程中没有任何能量的不可逆损失;准静态过程的条件仅限于系统内部的力平衡和热平衡,在进行中系统与外界可以有不平衡势差,也可能有耗散现象发生,只要系统内部能及时恢复平衡,其状态变化还是准静态的。
(3)可逆过程是针对过程中所引起的外部效果而言的,准静态过程是针对系统内部状态变化而言的。
(4)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实际过程总是在温差、压差作用下变化的,实际过程是偏离可逆过程的准静态。
相同点:对于热力系统而言,两个过程都是由一系列平衡态所组成的,在图上都能用连续曲线表示,都可用确定的状态参数变化描述过程。
4. 测定绝热节流系数的焦耳——汤姆逊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如何球的绝热截留系数?
【答案】任意选定一种实际气体,使其通过装有多空塞的管道,令高压端的压力和温度稳定
在和
相应
的而在低压端,调节阀门开度,通过改变流量得到不同的压力然后将这些点画
在图上,得
到并且得到因
为
所有这些点画成一条曲线就是等焓线。改变初试压力和温度进行类似实验,即
可得到一系列的等焓线,图中等焓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第 2 页,共 52 页 即为
5. 蒸汽动力循环中,蒸汽轮机排气压力个局部来看,在初态不变的前提下,
装置全局分析,并非越低越好。
因为,是否越低越好?降低有哪些限制? 【答案】蒸汽动力循环中蒸汽轮机的排气压力并不是越低越好。从汽轮机自身膨胀作功这越低,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越多,当然有利。但是从降低,必然要求凝汽器真空度升高,从而凝汽器换热面积增大,冷却水量增对,冷
降低未必带来整体装置经济性增加,这是一个经济性限制。还有蒸汽
降低,取决于排气温度是否降低,这个
必须在零度以上。
左右,这是降总要比冷却水温却管径增大,使得冷却水泵耗功增加,导致制造成本、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增加。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轮机排汽为饱和湿蒸气,排汽压力高,才能有效冷却放热,而冷却水温度只能维持在
低的传热学限制。还有个限制就是如果综合这些因素之后,排汽温度大约为30摄氏度左右。所以大约为
湿度过大,不利于汽机安全运行。
6. 试画出蒸气压缩式热泵下的图,并用各状态点的焓表示出其制热系数。
【答案】蒸气压缩式热泵下的图如图图所示:
太低了,则会造成y 2升高,导致汽轮机低压缸末级蒸汽
图
制热系数为:
7. 刚性绝热容器分隔成两部分(图,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问:(1)取气体为系统,若突然抽去隔板,系统是否作功?(2)设真空部分装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 抽下一块,气体(系统)是否作功?(3)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图上用实线表示?
【答案】(1)系统不作功,因为功是通过边界传输的能量,当取气体为系统时,系统边界从初态时占容器的一部 分扩大到全部容器,而容器是刚性的,所以没有能量传递输出边界,也就没有作图功。
(2)系统仍不作功。
(3)第一种情况不能在
板数量是有限值,则过程不能在
穷小,则过程可以在图上用实线表示,因为过程不是准静态过程;第二种情况,若隔图上用实线表示;若隔板数量无穷多,且每两块隔板间距离无图上用实线表示,因为每抽去一块隔板,系统偏离平衡状态无穷小,且很
第 3 页,共 52 页 快恢复平衡,而每个平衡态都可用图上一 点表示,无穷多的点连成一条实线。
图
三、计算题
8. 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的壁面充分透热,其中的气体始终能与周围环境保持热平衡。容器A 的容积为内装压力为的空气;容器B 中亦装有空气,其质量与A 中相同,但压力为
求过程中全部空气的熵变量。空气视为理想
用抽气机将容器A 中的空气全部抽空送到容器B ; 待容器A 抽空后,打开连通阀门,使空气压力均衡地充满两个容器,已知环境温度为气体,气体常数
定压比热容
图
【答案】过程中,两部分的气体质量相同,所以有:
且容器B 的容积为:
在过程终了时,两部分压力相同,由于温度也相等,所以两部分体积相同,有:
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A 部分气体熵变为:
原有的B 部分气体熵变为:
所以,全部气体的熵变量为:
第 4 页,共 52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