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3心理学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谈智力测验的效度问题。
【答案】传统的智力测验是在智力G 因素论的基础上编制的,因此,若测验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那么我们便认为它基本测出了个体在智力G 因素上的水平高低。但对于智力实质的看法,学界始终无法统一。关于智力测验的结构效度,目前只能做狭义的解释,即以不同智力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其结构效度应具备不同的含义,并且最终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亦相应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智力测验时,这是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2. 项目反应理论的三个常用项目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答案】无论是正态卵形函数还是Logistic 函数,除含有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之外,均还含有三个未知参数a 、b 、c 。从形式上看,这三个参数是决定S 形曲线走向的形态参数,实际上它们还都是反映测验试题性质特征的题目参数:
(1)参数0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参数与卷面总分有一定的联系,正常情况下两者呈正相关。
(2)参数C 称为伪机遇水平参数,相当于经典理论中的猜测参数。C 值是实际测验中被试纯凭机遇作答而成功的概率。
(3)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b 值确定,项目特征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4)参数a 被称为题目的区分度,它刻画测验题目对被试水平区分能力的高低。
项目反应理论中题目参数和潜在特质水平参数共同影响测验的结果和测验的精度。项目特征函数中题目参数越多,对题目性质刻画越精细,但相对来讲模型也趋于复杂,应用就越困难。
3. 测验分数为什么要合成?说明合成测验分数的主要方法。
【答案】使用测验时,需要将几个分数或几个预测源组合起来获得一个合成分数或做出总的预测。包括项目的组合、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等。
(1)测验分数合成的原因
测验分数要合成是因为测验施测以后,将受测者的反应与答案作比较即可得到每个人在测验上的分数,这种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是原始分数。它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为了使原始分
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必须把它们转换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称为导出分数。有了导出分数,才能对测验结果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2)合成测验分数的主要方法
①临床判断。研究者根据直觉经验,主观地将各种因素组合以得出结论或预测的方法。其优点是能从整体上对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考虑到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同时,也能考虑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其缺点是主观加权可能受判断者的偏见的影响,不够客观,没有精确的数量指标,判断者需要受过训练并具有丰富的经验。
②推理方法。不考虑各个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而是根据某种先验的理想程序来做推理性加权。包括单位加权和等量加权。单位加权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各个变量直接相加而得到一个合成分数;等量加权需要将所有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Z 分数)。
③多重分段。当用测验来决定取舍时,必须确定一个分数线,分数在这条线以上的人接受,在这条线以下的拒绝,这是只有一个预测源的情况。在实际决策中,人们往往不只使用一个预测源。这种方法只是把人分为达到最低标准(接受)与未达到最低标准(拒绝)两类,而不在两组人内部做进一步的区分。根据确定分数线的不同情况,多重分段可有两种主要模式:综合分段、连续栅栏等。
④多重回归。当同时采用几个预测源来预测一个效标,而这些预测源变量之间又具有互偿性时,多重回归是最常用来组合分数的模式。多重回归方程式的导出一般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的。
⑤合成分数的特殊方法。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组合分数,比如:完形记分、轮廓分析等。完形记分就是将各个变量看作一个整体,不是孤立地看每一个反应结果,而是看总的反应模式。轮廓分析主要是考虑被试在各个测验或量表上所得分数的轮廓,而不是将各个变量做简单的线性组合。
4. 试结合中国心理测量界的现状讨论中国心理学会颁布《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的意义。
【答案】中国心理学会颁布《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对测验的使用、发行、测验分数的解释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爆发逐渐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个体心理健康的层面上来,与此相聚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心理测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大量的测量心理特征各方面的测验应运而生,针对当前社会上某些乱用心理测验,对测验结果胡乱解释的现象,中国心理学会颁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用以肃清心理测验方面的不正之风。
(2)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为心理测验的规范使用提供了规范与要求,能够有效地克服社会上存在的乱用,误用心理测验的现象,使得心理测验能够发挥在选拔人才人员、安置心理、诊断描述、评价和心理咨询等方面应有的作用。
5. 求取两平行测验之间的回归方程,可以建立两测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能不能称为等值关系,为什么?
【答案】(1)测验等值
测验等值是指寻找到不同测验形式之间分数的转换关系,把所有不同形式测验的分数都转换到同一个分数系统上。两测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否称为等值关系是由一定的条件所决定的。
(2)测验等值的条件
测量学所提出的测验等值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同质性。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所测的必须是同一种心理品质,测验的内容与范围也应该基本相同。不是测同一种心理品质的测验是不能被等值的。
②等信度。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必须有相等的测验信度。不能指望一个低信度的测验通过与一个高信度测验等值而提高自身的可靠性。
③公平性。公平性是指考生参加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中的任一个的测试,等值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能出现参加不同形式的测试等值后的结果有高有低的现象。
④可递推性。如果测验x 与测验y 之间有等值转换关系f (x )=y,测验y 与测验z 之间有等值转换关系g (y )=z, 那么一定有测验x 与测验z 之间的关系h 存在,h (x )=g(f (x ))=z。
⑤对称性。对两个待等值的测验形式x 与y ,无论等值转换从哪个测验出发,所获得的等值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即如果从形式x 出发,获得等值关系f (x )=y; 从形式y 出发,获得等值关系g (y )=x,则一定有即f 与g —定是互逆的关系。
⑥样本不变性。测验X 与测验y 的等值关系是由X 与y 的本身内在性质决定的,与为寻找这种等值关系而采集数据时所使用的样本没有关系,也与采集数据时测验的情境没有关系。
(3)据题分析,平行测验保证了两个测验测量的是同一心理特质,即同质性得到了满足,等信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回归方程是用一个测验上的数据来预测另一个测验上的分数,即测验具有方向性,与等值测验的“可递推性”和“对称性”不符合,所以,两测验之间由回归方程建立的关系不能称为等值关系。
6.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