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866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稿件失实

【答案】稿件失实是指新闻稿件所写的内容不真实,即新闻所反映的客体缺乏客观根据,具有主观成分。新闻内容失实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闻作品中基本事实不真实,即新闻作品中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 第_种是新闻作品中反映的内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事实的全部。稿件失实的表现形式包括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幻影、假象等。

2. 版面空间

【答案】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版面空间能够帮助编辑表现编排思想,因为它不仅仅是‘个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它还包含着多种重要的因素,编辑就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利用,传递给读者某些信号和暗示,从而实现传播的效果和目标。版面空间中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和形状。

3. 图饰

【答案】图饰是指报纸版面的一种装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4. 统一式标题

【答案】统一式标题是指结构相一致,标题字数相等或相近,并在版面上以相同的字体字号整齐排列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新闻标题。统一式标题适用于主题有共同性的稿件群组,集纳编排,使其成为版面上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这些稿件之间相互联系,表现特定的编辑思想。

5. 版面语言

【答案】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布局结构。版面语言是具象的,诉诸视觉。它又是象征性的,所传递的含义是以象征手法来表示的。读者在感知版面的位置、形状、色彩等时,能够同时理解这些版面语言的含义。

6. 假头条

【答案】假头条,又称“小头条”或“头条前’夕,是指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上并非头条的新闻。一般而言,是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真正的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等,但并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7. 核对法

【答案】核对法是指新闻编辑借助有关资料,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的改稿方法。它是新闻编辑修改稿件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编辑在修改稿件时需要针对自己拿不准的问题,找到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核对。采用核对法改稿,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①所用的资料要有权威性; ②所用的资料是最新发布的; ③所用的资料是直接的,而非转抄来的。

8. 类题

【答案】类题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指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门类的标题,类似今日报纸中的专栏新闻的标题,但并非为每条新闻所作的题。它比无标题时代前进了一步,但表意仍然很概括、笼统、勉强,算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9. 版面编排意图

【答案】版面编排意图,又称编排思想,是版面编辑设计版面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和分析,在版面上适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思。编排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

(1)确定版面上的头条和重点稿件;

(2)考虑稿件与广告的关系处理;

(3)考虑稿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

(4)考虑版面引导作用、表情作用的发挥。

10.报纸版面

【答案】版面是各类稿件在媒体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媒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形象的载体。作为用户第一接触的对象,媒介版面对于读者、对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媒介版面既是传递新闻信J 息的最佳载体,又是媒介赢得用户的利器。

11.传播符号

【答案】传播符号是指报道用以展现客体的符号所表现出的特质。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系统,而具体到每一个报道,所采用的符号又有各自不同的组合方式,比如报纸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文字、照片、图表、线条、色彩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实录图像、打字幕、做三维动画资料、出主持人形象等使符号的运用更加繁杂多样。

12.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是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的过程,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一一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一的指向性规定,媒介的功能定位要以受众需求和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为基础。

二、简答题

13.简述全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与做单一新闻产品的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

【答案】全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与做单一新闻产品的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如下:

(1)在线索和策划环节,新闻编辑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了变化。比如,通过网络获取线索和相关资料,通过舆情分析和网上热点发现报道选题显得更加重要。在现实工作中,新闻编辑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获取报道线索和新闻资料的做法,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在策划方面,要将文字、图片、音视频、交互设计等多渠道的报道方案纳入考虑之中。

(2)在采集和编审环节,新闻编辑根据记者采集新闻的方式和稿件形态的多样化,也相应要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如除了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编辑之外,还要完成音视频新闻编辑,要和技术人员合作完成互动式新闻的设计和制作,还要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新的线索或内容,以提高新闻报道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新闻采集和编审的过程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在新闻编辑部内部封闭性进行,而是会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类社交媒体与公众不断地交流和互动,以开放性的内容生产模式将用户提供的内容纳入到新闻报道中。

(3)在发布和跟踪环节,新闻编辑同时使用多种媒体形态和信息终端,需要在新闻产品的定位与设计上更加精准,尤其是对使用无线移动终端的用户,还应该尽可能根据他们的地理定位、个人身份以及媒介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设计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推送。对新闻产品与服务效果的跟踪与分析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可行。对媒体内部人员的业务考核和管理也能够比以往更加精确和科学。

14.概括出常见的集合式报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答案】(1)稿件组合的含义

稿件组合是指将若干条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共同特点的稿件组织为一个稿群,使之成为媒介新闻产品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单篇稿件能够组合在一起,前提是这些篇件相互间有某种关联或具备某些共同特点:①主题相同; ②内容相同; ③形式相同。

(2)稿件组合的主要方法

新闻编辑在处理稿件时,要根据稿件的关联或特点,对单篇稿件加以组合。稿件组合的主要方法有:

①同题组合

将相关的若干条稿件放置在同一个标题之下,作为一个整体发表。同题组合稿件通常有这样几种确定主题的思路:

a. 组合内容相同的稿件,从稿件内容的同一性中归纳主题。

内容相同的稿件经常会在同一个时问集中出现,一种可能是新闻编辑在策划某一报道时,预先设计了组合报道方式,布置了若干记者在不同地区同时采访某一问题。

另一种可能是编辑事先并没有策划组合报道,但在记者、通讯员和作者的来稿中,有若干条稿件主题一致,内容相同,编辑在发现了这些稿件的共同特性之后,编排版面时临时决定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制作一条标题统领所有这些稿件。

b. 组合内容性质对立的稿件,从稿件内容的矛盾性中提炼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