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大学专业学位中心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报道平衡

【答案】报道平衡是指各种报道的量符合一定比例,而不是畸轻畸重。它包括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选材领域的平衡、报道对象的平衡等。在新闻报道中,记者经常会遇到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复杂事件。为了使报道公正准确,记者必须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并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

2. 假头条

【答案】假头条,又称“小头条”或“头条前’夕,是指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上并非头条的新闻。一般而言,是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真正的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等,但并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3. 新闻拓展

【答案】“新闻拓展”是指通过稿件的配置,即通过对一些稿件配发图片、资料、评论,并且将从不同角度反映主题的若干条稿件组织为一个整体,形成“稿群”,使新闻报道达到单篇稿件所无法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报道不仅在“告知”层面上更加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使报道主题得到全面的反映,而且更能够触及问题的实质,对报道客体进行深入的剖析,使主题得到升华。

4. 说明性按语

【答案】说明性按语是指对发布稿件的背景、用意,对稿件的来源、作者的情况等加以说明,也可以对稿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字作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准确地了解其意思。在策划性选题的报道中,编辑经常采用说明性按语对整个报道的背景和宗旨加以说明。另外,在推出新的专栏时,也往往采用“编者按语”、“开栏的话”等来向读者说明开辟此栏的宗旨与目的,川页带向读者约稿。

5. 变栏

答变栏是指编辑在排版时,以基本栏为计算单位,对基本栏所作的变化。变栏有两类:①是“长栏”或称“并栏’,,即将基本栏成倍地合并,如“二作一”C2个基本栏合并为1栏)、“三作一”(3个基本栏合并为1栏)等; ②是“破栏’,,即将基本栏打破,重新等分,如“三作二”(将3个基本栏重新等分为2栏)。

【答案】

6. 对称型编排

【答案】在版面设计中,对称式排列是指以中轴线为轴心,进行上下或左右对称编排的排列力一式。对称式排列使画面统一、庄严,给人高品质、可信赖的感觉。在对称式画面中,可以采用版面均衡的方法来传达信息,在平衡中寻求不平衡,使画面更具动态感。

7. 引题

【答案】引题是指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字号小于主题,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表现力一法、句子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比较自由。引题的字数不受主题限制。从简洁和美观考虑,两者的数量一般以接近为宜。

引题在消息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通讯中一般不用引题。其功能表现在: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 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8. 传播符号

【答案】传播符号是指报道用以展现客体的符号所表现出的特质。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系统,而具体到每一个报道,所采用的符号又有各自不同的组合方式,比如报纸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文字、照片、图表、线条、色彩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实录图像、打字幕、做三维动画资料、出主持人形象等使符号的运用更加繁杂多样。

二、简答题

9. 在稿件修改中,订正事实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案】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新闻编辑在改稿时,首先对稿件中有关新闻事实的内容进行分析,看看有无需要核实和订正的地方。新闻稿件报道新闻事实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准确、科学、清楚、统一。

(1)真实

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现实方面的各种材料必须完全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编辑在选择稿件时,由于稿件数量多,工作时间紧迫,不可能对每一篇稿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因此,在修改稿件时,判断新闻内容的真实与否是首要任务。

(2)准确

构成事实成分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准确无误。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对那些越是细小的地方越要注意,比如有些不常见的地名,记者容易误听误记,如果编辑不认真把关,错误就会见诸报端,轻则贻笑大方,重则误事害民。

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述还与时间的变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事物还沿用过去的说法就不太合适。

(3)科学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新闻事实、文字表述须符合科学。

(4)清楚

对于事实的表述要让读者看得明白,不留有疑问。新闻稿件写得不清楚往往有这几力一面的原因:①名称过于简单; ②缺少新闻要素; ③缺少必要的背景交代; ④缺少必要的细节交代,读者对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很难把握; ⑤缺少必要的解释。

(5)统一

统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同一篇或同一组稿件中,关于事实的表述前后要相一致; 二是新闻事实的表述方式要与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

10.简述压缩稿件的原因和原则。

【答案】压缩,是指通过对稿件的删意、删句和删字,使原稿在内容上更加突出重点,在章节上更加紧凑,在表述上更加简练。

(1)压缩稿件的原因

①稿件累赘、冗长。冗长是来稿最常见的一种毛病。生怕读者不知道,把自己知道的都写上,是写稿的人特别是初学写稿的人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有的作者还认为,事实宁可写得全面些,写得详尽些,以便编辑有选择、修改的余地。

②非新闻事实或离题的议论多。

③稿件篇幅过长。

④报纸的特定要求。稿件并不冗长,只是限于版面,不能不作一些删节。

(2)压缩稿件的原则

①消除赘余,但不损伤原稿主干

册1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稿件中的精华,因此删除赘余的同时要注意保存稿件的精华,而不能把精华连同赘余一并删掉。

②与新闻价值相适应

新闻稿的长短受新闻价值的制约。压缩稿件要符合这个要求。对于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可以适当写得详尽一些,对于新闻价值较低的事实要尽量写得简略,对于毫无新闻价值又并无必要叙述的事实则要删除。

③顾及版面刊登的可能

形式应服从内容,因此不顾内容的需要,机械规定稿件的字数是不可取的。但版面不能随意扩大、缩小,因此压缩稿件时要尽量顾及版面刊登的可能。小型报纸版面容量小,更要注意这点。

④压缩后的稿件应该符合新闻媒介一贯的风格和特色,因为不同的媒体对于稿件的长短和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⑤压缩稿件除了要对原稿的内容和文字进行删除外,有时为了使稿件能上下连贯、保持完整,还要在删掉一些段落和文字的同时,增补一些字句,以完整、准确地表述报道内容,使得全文通畅、一气呵成,不致因删改出现新的问题或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