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低碳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继国家、行业和企业之后,家庭成为节能减排的另一个重要主体。本文从碳资产和消费金融的视角,研究家庭碳排放的差异性、价值属性和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家庭减排的绿色消费信贷方案。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结论及贡献包括:
第一,采用Gini系数方法以及中国城市家庭的微观加权数据严格度量家庭碳排放的差异性,并比较分析中国城市家庭碳排放差异性的水平与地域特征。采用Gini系数分解方法分析家庭碳排放差异性的来源,发现具有较高碳排放强度的家居类消费是中国城市家庭碳排放差异性的最主要的来源,文教娱乐类消费和食品类消费也因较高的碳排放强度和在家庭总消费中较高的占比对家庭碳排放的差异性有较大贡献。通过Shapley值分解方法将家庭碳排放差异性分解为影响因素,发现人口学特征和就业与收入状况对中国城市家庭碳排放差异性的贡献较大。该部分研究能够为差异化家庭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说明家庭减排政策应重点关注家居、食品、文教娱乐等消费领域,并重点关注具有人口数量少、就业人员多和高收入特征的高排放家庭。
第二,在“消费生态”(Consumer Lifestyle Approach)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家庭特征-消费模式-隐含碳排放”框架,采用中国城市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家庭特征通过消费模式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解释家庭碳排放差异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各类消费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不同,食品、衣着、通信和家居类消费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较大。家庭特征对家庭各类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收入和家庭规模对各类消费均有影响,但影响系数不同,教育水平、户主性别和婚姻状况只对部分消费内容有影响,家庭特征通过对消费内容的不同作用影响家庭碳排放。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应通过生产环节的减排降低消费品的碳排放强度,并引导居民消费 “低碳”产品,同时,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
第三,基于家庭碳排放差异性和碳资产的含义提出家庭碳资产的概念,分析家庭碳资产的节能减排属性、市场价值属性、社会价值属性、环保信号属性和不确定性。基于家庭碳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属性,提出基于家庭相对碳排放水平和碳资产价格的家庭碳资产的度量原理。在此基础上,基于家庭碳资产的不确定性和家庭各类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差异,提出不确定条件下家庭碳资产的分类度量方法,进而考虑到时间因素,提出家庭碳资产的动态度量方法,并分析家庭碳资产的动态演化特征和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碳资产价值受家庭碳资产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家庭的相对碳排放水平和家庭碳资产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可以对家庭碳资产定价并设计减少家庭碳排放的金融产品。
第四,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消费信贷通过消费模式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构建家庭消费多种不同类型的商品时的效用函数,说明不同消费内容给家庭带来的效用差异,家庭受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消费模式。消费信贷影响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从而会对家庭的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即家庭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说明消费模式决定家庭的碳排放水平。由此从理论上得到消费信贷通过消费模式影响家庭碳排放的结论。在实证方面,基于中国城市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消费信贷因素影响家庭消费和碳排放以及消费模式影响家庭碳排放的模型,综合利用稳健标准差加权OLS方法和Quantile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房贷水平、家庭短期消费贷款水平和家庭信用卡透支额度对家庭碳排放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家庭各类消费的人均支出水平,而家庭各类消费决定家庭的碳排放水平,这从实证方面说明消费信贷通过消费模式影响家庭的碳排放水平。该部分研究丰富了对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认识,能够为通过消费金融手段减少家庭碳排放提供理论基础。
第五,基于对家庭碳资产价值的分析以及对消费信贷影响家庭碳排放的研究,提出通过获取家庭碳资产收益减少低碳消费家庭利息支出的绿色消费信贷理念并设计绿色消费信贷的运行机制。通过在贝纳西(Benassy)微观非均衡理论框架下构建银行和家庭在传统消费信贷和绿色消费信贷中的行为函数并分析其均衡,说明银行是市场利率的决定者。通过比较银行在传统消费信贷和绿色消费信贷中的目标函数,根据无套利均衡的原理,对绿色消费信贷进行定价,得到绿色消费信贷的利率等于传统消费信贷的利率减去单位贷款额度碳资产收益的结果。绿色汽车贷款的案例说明绿色消费信贷机制及定价理论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同时也说明绿色消费信贷能够成为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