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828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棘轮效应
【答案】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 )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
,即卜去容易下来难。 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十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2. 理性预期
【答案】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
(1)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2)为了作出正确的顶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重要假设之一(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和
,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自然率假说)
二、论述题
3. 什么是通货膨胀? 按照相关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说明,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应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1)通货膨胀的含义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便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 按照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政府收入主要为税收和公债,政府支出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应采取如下财政政策:
①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
②减少转移支付。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卜升,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总需求水平。除了失业救济、养老金等福利费用外,其他转移支付项目如农产品价格补贴也应随经济风向而改变。
③增加税收。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应该适当增加税收,尤其对于造成经济过热的需求通过税收引导和控制,增加相关企业成本,适当减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3)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应采取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在发生通货膨胀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通过削减货币供给量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投资就会受到抑制。主要采取以下手段:
①提高再贴现率。如果一家存款机构的准备金临时不足,这家银行就可用它持有的政府债券或合格的客户票据向当地的联邦储备银行的贴现窗口办理再贴现。当贴现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
②公开市场业务。这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的政策来解决。中央银行出售债券时,准备金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供给量按乘数发生倍减。
③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通货膨胀时,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即增加了银行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按乘数效应发生倍减。
④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具外,还有道义劝告,即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日的。
在通货膨胀时期,劝阻银行不要任意扩大信用。
三、计算题
4. 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 (2)减少税收; (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答案】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为:△y=200。
(1)增加政府购买:
(2)减少税收:
(3)由题意有:
解得:。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5. 假定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己知某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模型为y=c+i+g+x-m,其中,c=40+0.8y,i=50,g=20,x=100,m=30+0.2y,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y f =500。试求: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外贸乘数;
(2)产品市场均衡时的产出水平和净出口;
(3)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水平;
(4)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净出口。
【答案】(1)外贸乘数k 与边际消费倾向β、边际进口倾向m 0有关,根据已知的消费函数、进口函数可知:β=0.8,m 0=0.2。所以,外贸乘数为:
同样,可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整理后可(2)将c ,i ,x ,m 各式代入y 的均衡方程得y=40+0.8y+50+20+100-(30+0.2y)
得均衡产出为y=450,此时的贸易支出为x-m=100-(30+0.2y)=-20(贸易赤字)。
(3)为使贸易收支均衡,要求x-m=0,即100=30+0.2y,所以,使贸易收支均衡的产出水平为y=350。
(4)在的情况下,贸易收支为(贸易赤字)。
6. 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某经济的情况由以下方程和数据描述:
消费函数:c=40+0.8y
进口函数:m=30+0.2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