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聊城大学商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者统治
【答案】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时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为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等。这说明,生产者是根据消费者的意志来组织生产、提供产品的。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表明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率的配置,经济中的全体消费者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用。正是基于此,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2. 等成本线
【答案】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定要素市场上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 ,既定的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为:,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C ,则成本方程为:
成本方程相对应的等成本线如图所示。
等成本线
图中,横轴上的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购买劳动时的数量,纵轴上的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购买资本时的数量,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就是等成本线。它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所能购买到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各种组合。
3. 规范经济学
【答案】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价值判断,回答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并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凡陈述应该怎样的命题,成为规范命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计算题
4. 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2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
【答案】(1)由需求函数可得出反需求函数为:P=(100-Q )/2。
总收益函数为:TR=PQ=Q(100-Q )/2。
边际收益函数为:
(2)边际收益。 。
当E d =1时,MR=0。将MR=0代入边际收益函数,可得Q=50。
将Q=50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P=25。
即当价格为25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
5.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60-5P。求出相应
的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5+5P。求出相应的
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4)利用(1)、(2)和(3)
,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5)利用(1)、(2)和(3)
d s 【答案】(1)将需求函数Q =50-5P和供给函数Q =-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 =Qs ,有:
50-5P=-10=5P
解得:P e =6。
d 将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Q =50-5P,解得均衡数量:Q e =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别为P e =6,Q e =20。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供求均衡
d s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60-5P和原供给函数Q =-10+5P代入
d s 均衡条件Q =Q,有:
60-5P=-10+5P
解得:P e =7。
d 将均衡价格P e =7代入需求函数Q =60-5P,解得均衡数量:Q e =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7,Q e =25。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2)需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s d d s (3)据题意可知新的供给函数为Q =-5+5P,将其与原需求函数Q =50-5P代入均衡条件Q =Q,
可得
50-5P=-5+5P
解得:均衡价格P e =5.5,均衡数量Q e =22.5,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