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控制(医学高级)题库>传染性疾病控制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29岁,船民,不规则发热1周,持续高热5天,伴腹痛,腹泻每日2~4次,黏液便,于7月中旬住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反应稍迟钝,心率88次/min,肝脾肋下均可扪及2cm,质软。化验:WBC3.3×109/L,N0.59(59%),L0.38(38%),M0.03(3%),大便光镜检WBC2~4/HP,拟诊伤寒。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韵抗体效价标准是()。

A . A.“O”≥1∶80,“H”≥1∶160
B . “O”≥1∶160,“H”≥1∶80
C . “O”≥1∶80,“H”≥1∶320
D . “O”≥1∶80,“H”≥1∶80
E . “O”≥1∶320,“H”≥1∶320

在传染病的暴发调查中,描述疾病分布特征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 B、查明哪些人具有较大的发病风险。 C、收集有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假说提出依据。 D、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 E、判断续发传播是否已经发生。 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白喉棒状杆菌。 炭疽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布鲁杆菌。 患者女,11个月。因呕吐、腹泻3d入院,起病后每日呕吐5~6次,进食甚少。腹泻每日10余次,为不消化蛋花样稀汤便。低热、嗜睡、尿少。体格检查:体温38℃(肛),脉搏160次/min,呼吸38次/min,体重8kg。精神萎蘼,意识清醒,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心音弱。肺正常。肝肋下1cm。实验室检查:粪常规:阴性。血常规:血红蛋白9.8g,白细胞12×109/L。血气分析:pH7.29,AB9.8mmol/L,SB11.7mmol/L,BE-16.5mmol/L,PaCO223.4mmHg。血Na+131mmol/L,血Cl-94mmol/L,血K+3.26mmol/L。

提示:经上述处理后,患儿出现肢体麻木、烦躁不安,呼吸增快,达45次/min,心率142次/min,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指端色泽灰暗。复查动脉血气:pH7.39,PaCO222mmHg,PaO270mmHg,HCO3-31mmol/L;血Na+148mmol/L,血Cl-124mmol/L,血K+4.0mmol/L。患儿现存在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是()。 易栓症的发病机制包括() A.抗凝蛋白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 B.凝血因子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 C.纤溶蛋白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 D.代谢缺陷疾病。 E.获得性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或抗凝蛋白缺乏。 医患沟通范围包括()。 患者目前病情和疾病的后果。 患者目前的治疗措施、可能的危险性和费用。 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 A+B。 A+B+C。 男性,29岁,船民,不规则发热1周,持续高热5天,伴腹痛,腹泻每日2~4次,黏液便,于7月中旬住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反应稍迟钝,心率88次/min,肝脾肋下均可扪及2cm,质软。化验:WBC3.3×109/L,N0.59(59%),L0.38(38%),M0.03(3%),大便光镜检WBC2~4/HP,拟诊伤寒。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韵抗体效价标准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