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心理学导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A

【解析】双趋冲突指两个吸引的目的只能选择其一时的冲突。双避冲突指两个回避的目的只能同避其一时的冲突。趋避冲突指同一物体对个体既吸引又回避时产生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指人们面对多个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吸弓}和排斥两种作用时的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的是双趋冲突,因此,答案为A 。

2. 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A. 抽象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集中思维

【答案】C

3. 讲话风格是属于( )。

A. 言语沟通

B. 非言语沟通

C. 身体语言

D. 表情

【答案】B

4. 前额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 语言的理解能力

B. 负责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C. 与工作记忆有关

D. 与自我意识有关

【答案】A

5. 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方面的差异。

A. 性别

B. 发展速度

C. 发展水平

D. 类型

【答案】D

6. 视觉的明适应是感受性的( )。

A. 提高

B. 降低

C. 提高和降低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7. 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 )。

A. 原型

B. 定势

C. 迁移

D. 变式

【答案】A

【解析】原型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者特征相似的一类事物。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作用。变式是指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

8. 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兀素的机械总和。这一派别称为( )。

A. 行为主义

B. 格式塔心理学

C. 机能主义

D. 人本主义

【答案】B

9. 面部表情中最难以识别的表情是( )。

A. 怀疑

B. 快乐

C. 悲哀

D. 恐惧

【答案】A

10.下述哪一个关于正情绪(positiveemotion )和应急(stress )的表述最不准确? ( )

A. 在应急状态下所体验到的正情绪具有重要的环境适应作用

B. 在应急状态下体验正情绪是罕见的,这种体验在绝大多数个体中均与否定相关

C. 正情绪的出现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D. 正情绪的出现可以减少老年人心脏病发作概率

【答案】A

11.下列哪一种感觉属于外部感觉( )。

A. 运动觉

B. 肤觉

C. 平衡觉

D. 内脏觉

【答案】B

12.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二种成分,其中的元成分为( )

A. 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的过程

B. 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

C. 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

D. 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答案】B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

A. 空气透视

B. 结构梯度

C. 运动视差

D. 视轴辐合

【答案】D

【解析】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人将远近物体判断或辨识为立体的视知觉。人对空间的知觉是与若干深度线索相结合而产生的。在距离和空间位置线索中,包括环境中的各种特征和有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深度知觉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条件,即深度知觉线索,包括视觉的双眼知觉线索和单眼深度线索。双眼知觉线索包括水晶体调节、视轴辐合和双眼视差,单眼深度线索有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和运动视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