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脑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乙脑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 我国乙脑的流行高峰期通常在7~9月。 乙脑有明显家庭聚集现象。 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尤以2~6岁儿童最为常见。 近年来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有所增高。
患儿,11个月,因咳嗽、呼吸困难1天入院。有受凉史,微咳,声音轻度嘶哑,时有呼噜声,偶尔呕吐,无犬吠样咳嗽,曾在外口服头孢氨苄及止咳药,半天来憋气明显,有时张口呼吸,流涕,流涎拒吞咽,哭闹不安,查体:T39℃,P164次/分,R48次/分,发育营养好,张口呼吸,前囟2cm×2cm,眼耳鼻无异常,咽部充血,有轻度喉鸣及吸气性三凹征,口唇轻度发绀,可闻喉鸣音,心腹(-)。辅助检查血常规:Hb101g/L,RBC3.88×10/L,WBC14×10/L,N63%,L30%,大小便(-),胸部X线可见两肺纹理粗厚,心膈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需要立即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肺功能。 血气分析。 腰椎穿刺。 颈部正侧位片。 血电解质。
男,40岁,晚餐后5小时开始上腹疼痛,向左肩、腰、背部放射及恶心、呕吐、腹胀。现已37个小时。曾有胆结石史。体检:呼吸24次/分,体温38.9℃,血压90/75mmHg。巩膜可疑黄染,全腹压痛,以上腹部显著,伴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89%,为确定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测定血淀粉酶。 测定尿淀粉酶。 腹腔穿刺液检查并测定淀粉酶。 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X线检查。
患者女,45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1d,放射至右肩部,伴恶心、呕吐,T38.9℃,P124次/min,R18次/min,BP140/90mmHg。意识清醒,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无反跳痛,可触及肿大、有触痛的胆囊,Muphy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17.5×109/L。B超检查见胆囊内有强回声的光团伴声影,胆囊壁厚度0.5cm,胆囊大小5cm×12cm。对该患者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解痉、广谱抗生素等治疗,病情缓解再行手术治疗。 胆囊部分切除术。 ERCP。 胆囊造瘘术。 急诊行胆囊切除术。
患儿,11个月,因咳嗽、呼吸困难1天入院。有受凉史,微咳,声音轻度嘶哑,时有呼噜声,偶尔呕吐,无犬吠样咳嗽,曾在外口服头孢氨苄及止咳药,半天来憋气明显,有时张口呼吸,流涕,流涎拒吞咽,哭闹不安,查体:T39℃,P164次/分,R48次/分,发育营养好,张口呼吸,前囟2cm×2cm,眼耳鼻无异常,咽部充血,有轻度喉鸣及吸气性三凹征,口唇轻度发绀,可闻喉鸣音,心腹(-)。辅助检查血常规:Hb101g/L,RBC3.88×10/L,WBC14×10/L,N63%,L30%,大小便(-),胸部X线可见两肺纹理粗厚,心膈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需要立即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肺功能。 血气分析。 腰椎穿刺。 颈部正侧位片。 血电解质。
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