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双向传播模式

【答案】双向传播模式是指信息传递方向既有从传播者传向受众,也有从受众传向传播者。其中受众向传播者的信息传递,称之为信息反馈。双向的传播模式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传到受众:①通过新闻机构(即通过大众传播工具); ②听别人告诉(即通过群体传播和亲身传播); ③自己亲自经历或亲眼目睹。

2. 口头传播

【答案】口头传播即通过口头语言传递新闻,是人类早期传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口头新闻的特点是口耳相传,直接、简明、快捷。大家都熟悉的马拉松赛跑,就是为纪念公元前490年,希腊的一名战士为了向国人传递战胜波斯入侵者的喜讯,长距离奔跑终致力竭身亡这一壮举而设立的。

3.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答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4. 《万国公报》

【答案】《万国公报》是指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主编,主要撰稿人有李提摩太等。该报在内容上,用大量篇幅刊登时政评论,选录一周的《京报》,刊载商业行情,介绍科学知识; 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鼓吹西方思想改造中国,其目的是将中国完全置于西方的控制之下。《万国公报》的读者对象由基督徒扩大为鼓吹中国变法的社会各界人士,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对于维新变法的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该报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其目的是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殖民化的道路发展。

二、简答题

5.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答案】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虽然没有解决普遍自由的重要物质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