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5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8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0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14
一、简答题
1.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答案】(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④同仇敌汽,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汽,奋起反抗。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必须将其赋予鲜活的时代内容,即在新时期,要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结合起来,要将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要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大学生而言,好好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
2.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答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应做到: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人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无论人如何进化,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类本身也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人对自然的改造也有两面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是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
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4)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所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3.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答案】(1)维护法律权威的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①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树立法律权威,就是树立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法律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②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
(2)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①推进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既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要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不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而且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法律化,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②提高立法质量
法律权威的树立,不仅依靠保障法律实施的国家强制力,更取决于法律本身的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完善立法的任务仍然很重。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立法机关要继续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健全公众意见表达机制和采纳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使立法更加充分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性。 ③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法律的权威不仅取决于法律的内容是否科学、公正、合理,也取决于法律能否得到严格、规范、公正的实施。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的重要主体,负有严格贯彻实施法律的职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④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是保障法律权威的重要机构。司法机关是否有权威和公信力,直接影响到法律是否有权威。继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和检察权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升法官和检察官的司法理念、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切
实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 ⑤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在全社会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树立忠于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自觉意识。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使法律真正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
(3)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①树立法律信仰
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法律的正义性和权威性,才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进而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认同、信任我国法律的正义性和权威性,从而树立起对我国法律的坚定信仰。 ②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大学生在自己学习与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他人宣传法律,帮助和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等封建人治思想,宣传我国法律的优越性与合理性,使人们了解、认同和信任我国的法律制度,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③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强烈的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护法意识,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一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申诉、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