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之国际贸易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力流动
【答案】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和通讯、家庭和婚姻、受教育程度等;政治因素,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推力(使人被迫迁移)和引力(吸引人们迁移)。
从流动的方向看,劳动力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2. 社会公平
【答案】社会公平主要指的是社会各阶层或各种生产要素在收入上的相对平衡。不少国家利用贸易保护来调节国内各阶层的收入水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典型的例子例如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
3. 资本密集型
【答案】资本密集型需要较多资本投入的行业、部门,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如冶金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其特点是:技术装备多、投资量大、容纳劳动力较少、资金周转较慢、投资效果也慢。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产量同投资量成正比,而同产业所需劳动力数量成反比。所以,凡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消耗比重大,而活劳动消耗比重小的产品,一般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4. 荷兰病
【答案】“荷兰病
”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荷兰大规模开发和出口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从而造成荷兰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变得相对萎缩。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一般来说,不管是哪一类的经济增长,都会给社会或多或少带来利益,但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不平衡的经济増长会给本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5. 放大效应
【答案】
放大效应是指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不仅指出了国际贸易对本国各种要素收益的可能影响,而且分析了这种
影响的大小。他们指出,通过关税保护,美国相对稀缺资源(劳动)收益(工资)的提高幅度会超过进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从而使得实际工资上升。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格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琼斯则进一步研究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把这一结果称为放大效应。
6. 特惠贸易协定
【答案】特惠贸易协定是指参加协定的成员国之间在进行贸易时互相提供比与非成员国进行贸易时更低的贸易壁垒。这是经济一体化最松散的形式。特惠贸易协定最好的例子是由英联邦及其成员国以及大英帝国以前的一些成员国建立于1932年的英联邦优惠计划。特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只是提供关税减让的优惠,还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
7. 闭关自守
【答案】闭关自守是指关闭关口,不和其他国家来往。闭关自守具体是指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直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灭亡,中国才被迫打开大门。
8.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资本主义条件下造成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自发性、滞后性和不稳定性。市场失灵的表现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
二、思考题
9. 假设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向中国出口一种先进的汽车零部件。通用电气的出口成本为
:
中国国内尚不能生产这种零部件,但对它有所需求,
需求函数为
现在中国政府为了分享通用电气的垄断利润,向这种零部件征收每单位50美元的
关税. 试求这时政府从通用电气分享到的垄断利润以及消费者损失。如果让你来制定关税,你会定在50美元的水平上吗,为什么?
【答案】(1)征收关税之前
对出口成本TC 求导,可以得边际成本为:
又因为当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如果有反需求函数
:
因此,此时通用电器的边际收益
由可以解得:
可以解得
:
(2)征收关税之后 中国政府向这种零部件征收每单位50美元的关税;
由此时,政府从分享到的垄断利润为:
则一定有边际收
益
消费者损失为:
如下:假设最优关税为:T ,由
此时,政府从分享到的垄断利润为:
消费者损失为:可以解得:
(3)如果重新制定出最优关税,关税水平不再定为50美元,而应定为375美元。决定过程中国国内福利=分享到的垄断利润一消费者损失,即为:
净福利达到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
10.假设A 、B 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 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 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 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答案】(1)由于B 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A 国(80/100>100/160), 所以B 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3>1), 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当所有要素被充分利用时,A 国所有劳动可用来生产衣服160/3单位,此时需要耗费资本160/3小于A 国拥有的资本含量100; 因此,最多能生产160/3单位衣服。
同理,A 国最多能生产50单位食品;B 国最多能生产40单位的衣服或40单位的食品。 (4)根据H-0模型的结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家即A 国出口,食品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 国出口。
11.在H-0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变动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请用图和数字说明。
【答案】(1)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接近国际市场价格。
(2)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120美元出口1000吨大米,如图所示,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 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
纯收益为面积为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所以自由贸易后,纯收益为10000美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