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如果在美国,一辆汽车价格上涨5%,当加拿大元贬值时,在加拿大,进口美国汽车的价格上升( )。

A 低于5%

B. 高于5%

C. 正好等于5%

D. 幅度不确定

【答案】B

【解析】当加拿大元贬值时,加拿大进口的外国商品就会变得更加昂贵,因此进口美国汽车的价格上涨高于5%0进口美国汽车的价格上升( )。同时又由于该汽车在美国上涨5%,

2. 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数字里,一个负的总投资数字( )。

A. 绝不会出现

B 如果厂房和设备的折旧总额足够大,就会出现

C. 如果在那年内没有生产任何厂房和设备,就会自然出现

D. 会由于那年内的存货缩减量足够大而产生

【答案】D

【解析】由于企业对厂房以及机器设备的投资不能为负,因此如果总投资出现负数,那只能由存货的大量减少所引起。若考虑净投资为负的情况,则厂房设备的折旧足够大时也能导致净投资为负。

3. AD 和LAS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表示( )。

A. 充分就业

B. 充分就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C. 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

D. 都不正确

【答案】B

AD 曲线由IS-LM 模型推导而来,【解析】其上各点都满足货币市场、产品市场均衡,而LAS

曲线上的点都是充分就业点,因此AD 和LAS 曲线的交点表示充分就业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4. 引起长期总供给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技术进步

B. 人口增长

C. 储蓄增加

D. 资本存量增加

【答案】C

【解析】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有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本存量增加等,一般来说,影响长期总供给的都是外生的因素,所以储蓄不影响长期总供给。

二、论述题

5. 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

g 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 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 。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

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 ,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g 【答案】(1)在人均资本存量K 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 时,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人均资本下降到黄金规则的水平,为此政府应该下调储蓄率。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 0,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投资均下降,但消费会上升,最后到时刻t 1时人均产出、投资达到一个较低的新稳态水平(或者达到较低的黄金规则水

,而消费则达到一个较高的新稳态水平。图是各自的变化轨迹。

平)

图 资本过多时降低储蓄率的影响

(2)之所以各变量的轨迹如图所示,原因分析如下:

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其中,k 表示人均资本存量,s 表示储蓄率,δ表示折旧率,f (k )哟表示生产函数,人均产

,人均消费率为c=(1-s )f (k )出率为y=f(k )。

现在考虑储蓄率一次性下降(s →s' ,s>s')。此时,在时点t 0处,资本存量不变,故产出水平

,总投资由sf (k )幻下降至sf' (k ),净投资从0下降为负不变,但消费上升为c'=(1-s' )f (k )

数。但是,随着人均资本存量趋于黄金规则水平,人均消费稳定下来,对于另外两个变量人均收入和人均投资而言也是如此,一开始有一个脉冲式的减少,但是减少速度越来越慢,最后随着人均资本存量趋于黄金规则水平,两个变量也稳定于其黄金规则水平。

6. 试说明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井比较其异同。

【答案】(1)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主义以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顶期、市场出清、自然率假说为假设条件,得出了宏观政策的无效性、适应性预期错误论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非市场出清假设为理论前提,同时增添了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与理性预期假说,得出了经济可以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货币工资粘性和经济周期等观点。

(2)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相同点

虽然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存在很大的区别,但在某些假设和结论方面也存在相同点。 ①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都赞同理性预期的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虽然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但是他们也认为,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测能够趋于正确,实质上是认同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预期的假设。

②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占典主义都含有微观经济学基础。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占典主义都同意宏观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条件。

(3)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

①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连续出清。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②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③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下资的粘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恢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刺激总需求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