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货币主义认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变量是( )。

A. 货币余额

B. 利率

C. 货币供给量

D. 投资量

【答案】C

【解析】货币主义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比其他资产预期同报率的影响要小,所以货币供给本身就是影响国民收入的重要变量。在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除了货币和债券人们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资产。因为利率下降,其他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的价格也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就吸引人们对这些资产的购买,于是刺激消费和投资,致使国民收入增加。

2. 假设一国人口增长率为0.01,储蓄率为0.2,单位资本产出水平为0.7,折旧占GDP 的比重为0.1。如果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 模型刻画,那么,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该国人均产出增长率为( )。

A.3%

B.4%

C.6%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因为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 模型,即Y=AK刻画,推导后有:f (k*)=k*。所以可以知道人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A 有关。

3.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支出乘数与下述( )无关。

A. 平均消费倾向

B. 税率

C. 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度

D. 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A 项无关。

【解析】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支出乘数为

第 2 页,共 32 页 ,可知其与平均消费倾向无关。

4.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下降表示( )。

A 一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B. 一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C. 一单位的外币只能兑换较少的本币,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D. 一单位的外币只能兑换较少的本币,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答案】C

【解析】直接标价法可以表示为:本币/外币,即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多少单位的本币。汇率下降表示一单位的外币只能换较少的本币,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二、论述题

5. 试画图分析消费者收入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答案】无论是现期收入还是未来收入的减少,都会使预算约束线向里移动,从而两期消费

均减少; 无论是现期收入还是未来收入的增加,都会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从而两期消费均增加。

收入增加的情况可以用图表示(收入减少的情况图示类似)。如图所示,收入增加使得预算约束线由AB 外移至A'B' ,较高的预算约束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更好的消费组合,最优决策点由E 0点移动到E 1点。当然,这种情况仅适用于消费者在两期中所消费的商品为正常品的情况。

图 收入增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6. 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

【答案】(1)在AD-AS 模型中,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会对经济中供给带来影响,称之为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下面通过图说明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第 3 页,共 32 页

图 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过程

如图所示,假设经济原来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均衡点为E 0。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AS 向左移动。石油价格上涨会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

①短期效应。石油涨价,对厂商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卜升,则总供给曲线由AS 0上移到AS 1与AD 0交于E 1点,物价水平提高,社会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在本期内名义工资不变,导致实际下资的下降。

②中期效应。本期结束后,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产出水平下降,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充分就业量,名义工资下降,物价随之下降,AS 1曲线向下移动到AS 2。而且只要存在y 对y 0的偏离,就会导致AS 1缓慢向右下方移动下去,直到达到原有均衡点E 0。

③长期效应。经济在E 0实现长期均衡。此时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后,回到了最初的价格水平,但名义工资下降,进而导致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

(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短期效应己经开始显现。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成品油支出是运输行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油价上涨对化工、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影响也很大。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醋、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并引起各类化工产品出厂价格大幅度上涨。化工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使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的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使这些行业利润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还因此而停工减产。

石油价格上涨还带动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而这些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不亚于石汕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影响这些行业进一步投资和发展,从而会对经济发展、就业、消费产生小利影响。

(3)从开放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石油价格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还可能在发达国家引发汇率动荡,从而波及亚洲金融市场,并在贸易、投资等众多领域引起连锁反应。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