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第三学院659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拼接体(spliceosome )。

【答案】拼接体是由mRNA 前体、各种拼接因子、5种snRNP 等在细胞核内按照一定次序组装起来的超分子复合物,是拼接反应发生的场所。

2. BCCP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

【答案】BCCP 作为乙酰CoA 羧化酶的一个亚基,在脂肪酸合成中参与乙酰CoA 羧化,形成丙二酸单酰CoA 。

3. D-环复制 (displacement-loop replication)。

【答案】D-环复制是指线粒体DNA 和叶绿体DNA ,以及少数病毒DNA 的复制方式。双链环状DNA 两条链的 复制起点不在同一位置,先从重链的起点起始合成重链,新合成的重链取代原来的重链与轻链配对,原来的重链 被取代,形成loop 结构,因此称为取代环复制。

4. Southernblotting 。

【答案】Southernblotting 即DNA 印迹,是指双链DNA 在凝胶电泳后变性为单链,转移并固定到特定滤膜(如硝酸纤维素膜)上,同标记的核酸探针杂交,根据杂交信号显示靶DNA 的存在与位置。DNA 印迹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

5.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

【答案】皂化值又称皂化价,是皂化lg 脂肪所需的K0H 毫克数,它与脂肪(或脂酸)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6. cDNA 文库(cDNA library)。

【答案】以mRNA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 互补的DNA 称为cDNA , 单链的eDNA 再复制双链的 DNA 片段,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所建立的文库称为cDNA 文库。

7. 氨基酸的等电点。

【答案】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指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所处溶液的

8. 最适温度。

【答案】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

第 2 页,共 41 页 以代表。 时的环境温度,高于和低于此温

度,酶促反应速度减小。

二、填空题

9. 血红蛋白(Hb )与氧结合的过程呈现_____效应,是通过Hb_____的现象实现的。

【答案】协同;别构

10.雌激素是含_____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与其他类固醇不同之处是_____为酚,在体内重要的雌激素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其中_____活性最高。

【答案】18个;A 环;雌二醇;雌酮;雌三醇;雌二醇

11.酶与其专一性底物的结合一般通过_____、_____等非共价键。

【答案】离子键;氢键

12.DNA 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答案】分子大小;分子形状

13.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在两条DNA 的特异位点上,它又常叫做_____。位点特异性重组不需要蛋白质_____的参与。

【答案】保守重组;RecA

1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是_____, 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_____,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_____,蛋白质合成的能量来源是_____。

【答案】核糖体;氨基酸;mRNA ; ATP 和GTP

15.人体内将肝外组织多余的胆固醇运输到肝细胞的脂蛋白是_____。

【答案】高密度脂蛋白

16.凝集素能专一地识别细胞表面的_____并与之结合,从而使细胞与细胞相互凝集。

【答案】糖基

17.Dickerson 通过对脱氧核糖核苷酸十二聚体X 射线衍射实验得出碱基对_____面,并称此现象为_____扭曲。

【答案】不在同一平;螺旋桨状

18.糖酵解的终产物是_____。

【答案】乳酸

三、问答题

第 3 页,共 41 页

19.简述的方法和意义。

标记的【答案】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变性DNA 片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再与

变性DNA 探针进行杂交。

20.用眼较多的学生、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群等需要补充维生素A ,请解释其原理。

【答案】维生素A (视黄醇)在体内可被氧化成视黄醛,后者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这是眼球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之一:杆细胞中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在光中分解,在暗中再合成,构成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视黄醛有损失,需要从视黄醇(维生素A )得到补充。所以用眼较多的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A 。

21.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

【答案】因为糖能为脂肪(三酯酰甘油)的合成提供原料,即摄入大量的糖类能转变成脂肪而储存。

6-磷酸果糖激酶、(1)葡萄糖在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分解生成丙酮酸,其关键酶有己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2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并在其脱氢酶系催化下氧化脱羧成乙酰

脂肪酸的原料;

(3

)乙酰

酸;

(4)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盯磷酸甘油,后者与脂酰

移酶催化下生成三酯酰甘油(脂肪)。

22.尽管不同生物DNA 的

应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答案】由于一个氨基酸通常有多个密码子(简并性),可变的碱基出现在密码子的第三位。摆动位置上核苷酸

的变化改变了比例,但并不一定改变密码子所代表的氨基酸。所以的比例变化和蛋白质氨基酸比例的变化不存在对应关系。

23.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核酸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生物功能有怎样的关系? 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它们的立体结构有什么关系?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总体而言是由基因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所决定的。然而,在有相当数量的基因在转录成mRNA 后,以及在翻译为肽链后,在这两个不同水平上还存在着后加工,包括转录后加工和翻译后加工,因此成熟蛋白质中的氛基酸顺序和基因中的核昔酸顺序不一定是对应的。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氨基酸序

第 4 页,共 41 页 后者与草酰乙酸在柠檬用作合成酸合酶催化下生成柠檬酸,再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在胞液中裂解为乙酰在胞液中被其羧化酶催化生成丙二酰再经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软脂在脂酰转比例变化很大,但是各种生物的氨基酸比例却没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