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大学806新闻与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5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评论怎样做到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答案】评论的深入浅出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问题。深入是浅出的前提,评论作者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问题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才能把道理讲得深刻,并且讲得通俗易懂。这里有作者的写作态度问题,也有论述方式和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
(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
这主要是评论作者的写作态度、思想作风问题。古语说:文如其人。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文风和他的思想作风是一致的。如果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就容易在文章中发号施令,教训读者; 如果把自己和读者的关系看做是平等的,就能用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2)要了解读者
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在说理方式上才能有针对性,适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评论作者要时刻想着读者。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论述方式,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这样写出的评论才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
评论要写得深入浅出,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这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效果。关系到能不能把评论的内容很好地传达给读者。新闻评论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它的语言首先要平易通俗,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 其次要新鲜活泼,接近群众,反对各种空话、套话和令人厌恶的八股腔。
语言的平易通俗,是为了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不等于内容的肤浅和低级趣味的庸俗。真正通俗的语言,来自人民群众的语言。是生动的、富于表现力的。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2.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有哪些特点和要求?
【答案】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要求:
(1)似断实连,与画面、同期声互为补充
电视评论(特别是电视述评)的解说、论述性语言与文字评论不同,报刊评论一般独立成篇,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电视评论的解说与论述性语言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只是电视评论各类语言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如果把解说词从节目中单独抽出来,就会发现它们显得东一句、西一句,思维上存在着跳跃,段落间不够连贯,逻辑上也时常显得不够完整,但正是这种不连贯和不完整,才为画面、同期声等电视评论的其他要素提供了应有的空间。
(2)简捷流畅,具有口语化的特征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是为“说”而写的。因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简练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