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题库>临床免疫学题库

问题:

[单选]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A . 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B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C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
D . C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节省成本
E . 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性,36岁,无症状。体检时记录到如下心电图(图5-6),应诊断为()。 正常心电图。 右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 左前分支阻滞。 左束支阻滞。 面神经经过鼓室的部位的() 上壁。 下壁。 后壁。 内壁。 内上壁与后壁。 引起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疾病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肺癌。 支气管扩张。 尘肺。 患者男,30岁,工人。因“胸闷不适1周,无明显发热”来诊。患者3个月前自4.5米高脚手架跌落,当时检查发现第7~9肋骨骨折,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并胸带固定后逐渐恢复。胸部X线检查:纵隔影增宽。初步诊断可能为() A.纵隔囊肿。 肺动静脉瘘。 气胸。 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冠心病。 闭合性气胸的排气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量30%,不抽气。 B.积气量多时应立即将气抽尽,恢复肺功能。 C.积气量多时,应立即闭式水瓶式引流。 D.积气量多时,可一天多次抽气,每次1L,直到抽尽。 E.积气量多时,可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每次小于1L。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