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笔译(专业学位)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长江流域的发源地是_____。

【答案】青海省唐古拉山

【解析】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山西南侧,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百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

2. 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是东汉末年的《_____》。

【答案】《风俗通义》

【解析】应劭,东汉学者,其著作《风俗通义》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今仅存十卷,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书中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3. 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____。

【答案】曹操

【解析】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和“征辟”制,但是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 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则富钻营者大有人在。曹操看到了这种弊端,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推荐、任用,这种用人制度也被后世所提倡和学习。

4. 最早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之关系的是诸子百家中的_____学派。

【答案】墨家

【解析】墨家是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的两大“显学”之一,创始人为墨子,主要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十大主张。但墨家的贡献不仅在思想理论方面,在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即概念)、“辞”(即判断)、“说”(即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在几何学方面,论述了点、线、面、圆的关系; 在力学方面,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的关系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5. 工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

“书圣”,与钟慈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6.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答案】黄帝内经

【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联合创作。《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7. 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

【答案】朱熹

【解析】南宋朱熹集理学的大成。朱熹继承北宋诸儒,揉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

8. 《三国演义》巾的三个突出人物被称为“三奇”“三绝”,其中“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是_____。

【答案】关羽

【解析】《三国演义》“三绝”:奸绝:曹操; 智绝:诸葛亮; 义绝:关羽。“三奇”是说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9.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拉枯、纳西等民族都过_____节,但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不相同。

【答案】火把

【解析】西南地区的彝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等都过“火把节”,但他们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这说明,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存在着民族差异。彝族认为火可以除害(蝗虫),白族认为火可以除霸(奴隶主和国主),纳西族认为火可以救己,拉枯族则认为火可以驱恶。

10.最早详细记述珠算的是《_____》

【答案】数术记遗。

【解析】“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书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该书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

11.河南安阳出土的_____鼎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制造的最高成就。

【答案】司母毋

【解析】司母毋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毋”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12.在科举考试中,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_____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答案】殿试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13.“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指_____,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是一种农耕文化的象征。

【答案】神农

【解析】神农,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炎帝是太阳神,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教人制造农具,播种五谷,聚货交易,各得其所;也曾制造陶冶斧斤,凿井取水。他还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最后因中毒烂肠而死。

14.唐朝僧人玄奖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答案】《大唐西域记》

【解析】玄类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5.如果要查找古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四库全书》的_____部。

【答案】集

【解析】《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编撰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从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经部”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部”包括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部”包括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 “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它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

16.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成书的《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答案】颜氏家训

【解析】到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出了一位教育家颜之推,他搜集历代家教典故,结合自己的家教实践,写成《颜氏家训》二十篇,其中有“教子”、“勉学”、“兄弟”、“治家”、“风操”、“慕贤”、“涉务”、“杂艺”等篇目,涉及封建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其精华部分在塑造人们的民族文化心理、维护社会的稳定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