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朝鲜语口译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湖北因位于_____之北而得名,简称_____。

【答案】洞庭湖; 鄂

【解析】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故称“湖北”。省会武汉市,因清时省会武昌古称“鄂州”,故简称“鄂”。

2. 旧时童蒙教材中由南朝周兴嗣所编的是《_____》

【答案】《千字文》。

【解析】周兴嗣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撰有《皇帝实录》、《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文集十卷传世,但流传最广、最久远的,则是《千字文》。《千字文》是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是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其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3. 《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_____朝。

【答案】清

【解析】清代的大类书称为《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间,初由陈梦雷主持编撰,雍正时改为蒋廷锡,是现存规模最浩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泛的一部类书。

4. 我国字典的雏形始自《_____》。

【答案】《尔雅》

[解析】《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其作者己无考,一般认为是汉代的著作,是一种训话性质的辞书。“训话”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现存《尔雅》共19篇,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后16篇分类解释词语,对各种名物加以解说。《尔雅》不但是我国最早的训话学专著,而且是后世字典的雏形,《尔雅》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类似的辞书。

5. 佛教四大名山中位于安徽境内的是_____。

【答案】九华山。

【解析】佛教四大名山,即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其中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佛寺最多时达两百余所,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6. 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话的学问称为_____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话、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7. 到目前为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答案】34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全国行政区划也有过不少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8. 东晋的第一个皇帝是_____。

【答案】司马睿

【解析】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复杂的时期,其中的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城,先后延续了一百余年。

9. 大同云冈石窟是在_____时期开始营造的。

【答案】北魏

【解析】大同云冈石窟是在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教,佛教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开始营造的,始于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石窟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五万余尊。它的特点是造像雄伟,大佛很多,一般大佛均在13米以上。

10.根据老子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_____,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

【答案】道教

【解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具有很大影响的宗教。东汉末年,有河北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奉《太平经》为经典,以老子为教主,创立“太平道’,,也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广收道徒,发动了黄巾起义。这就是道教的早期派别。道教认为,“道”清虚自然,无为白化,人们只有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才能体“道”,认为老子就是“道”的化身。

11.黄鹤楼、岳阳楼、_____被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答案】滕王阁

【解析】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湖北省武汉市)、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和滕王阁(江西

省南昌市),分别建于长江、洞庭湖和赣江之岸,极湖光山色之胜,历代文人登临览胜,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名篇。

12.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_。

【答案】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东汉时,中国人己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13.司马迁《史记》从_____开始记史。

【答案】黄帝时代

【解析】《史记》共130篇,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且《史记》采用的是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

14.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为《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中国最有名的四本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二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15.伊朗的穆斯林主要属于伊斯兰教中的_____派。

【答案】逊尼

【解析】由于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也由于它一开始就拥有宗教武装,因此,伊斯兰教的宗派斗争总是伴随着剧烈的军事冲突。它的教派名目繁多,对立情绪相当严重。一般来说分为两大对立派:逊尼派和什叶派。伊斯兰教把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称“哈里发”。最初有四大哈里发,即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这四人之中,只有阿里出身于哈希姆家族,他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逊尼派认为,四大哈里发都出身于古莱氏部落,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因而获得历代哈里发的支持,成为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一个教派。世界穆斯林多属此派,中国穆斯林一般也属此派。什叶派是在同逊尼派的斗争中形成的。

16.传说_____上知天文,下察地理,发明了八卦。

【答案】伏羲

【解析】据说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发明了八卦; 他还教人结网捕鱼、打猎,教人在庖厨里把猎物加工成美食,所以他又称为庖牺,这些传说都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的渔猎生活以及初步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的情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