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729教育专业综合之心理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义记忆

【答案】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是相对于情景记忆而言,是指事实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它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包括字词、概念、定理、公式、推理、思想观点、科学预测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思维过程所形成,又与语词密不可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还具有一定的形式化的特点。其信息是以意义为参照的,不受特定的时间地点限制,也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因而容易存取,提取时也不需要作明显的努力。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记忆方式,与思维密切联系,可以获得较多的间接知识。激活扩散模型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是人化了的层次网络模型。

2. 心境

【答案】心境(mood )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一般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小时,但一种心境可以持续多个小时,甚至很多天。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愉快、喜悦的心情仍影响着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它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的心境跟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心境还表现出周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是指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如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到-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不同细胞静息电位不同。

4. 注意稳定性

【答案】注意稳定性是注意的品质之一,也叫持续性注意。它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

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5.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答案】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习惯化是指由于刺激的重复的出现,儿童有机体就逐渐减少对它的反应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它的注意。这表现在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和吸吮奶嘴的频率的变化等。去习惯化是与习惯化相反的过程,是指习惯化发生后,一种新的刺激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的现象。

6. 情绪

【答案】情绪(emotion )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的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反应等复杂成分。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是能满足己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绪; 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不仅大脑皮层,而且大脑皮层以下的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系统等部位也起着特定的作用。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是喜、怒、哀、惧。具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唤醒状态。

7.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答案】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区别在于:

(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2)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研究表明:在先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时,后来的学习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的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化。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

8. 二因素说

【答案】二因素说是智力结构理论之一。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用因素分析法对当时各种智力测验材料进行了分析,提出智力二因素说。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 )和特殊因素(s )构成,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一般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代表个人的普通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主体; 特殊因素代表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和少数活动有关。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一般因素。它对理解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区别,制定测验这些能力的手段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但不足之处在于他把这两个因素对立起来。

9.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 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具有一些功能;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

10.学习风格

【答案】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学习风格是灵活的个人喜好、习惯或者个性特征。学习风格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风格进行了考查。如考伯(Kolb )根据学习风格的知觉和加工动力特征,将学习风格划分为:善于想象的、善于吸收的、善于逻辑推理的、善于调和的。善于想象的学习者就是吸收具体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把他们所看到的进行概括。善于吸收的学习者则从抽象的观念出发进行思维加工,他们边思考边看。善于逻辑推理的学习者从经验中抽象出信息并进行积极加下,他们从一个观念出发然后通过试验验证它。善于调和的学习者感知具体的信息并积极地加工,他们是感觉者、试探者和操作者。学习风格的构成和组成比较复杂,它不是指学习内容本身,而是个体如何运用自己所偏好的方法、习惯。

二、简答题

11.何谓皮格马利翁效应? 它对教师工作有何启不?

【答案】(1)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2)启示:教师的不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期待的影响会进一步表现在学生的各种行为与学习成绩上。教师期待的影响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受到低期待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逐渐疏远。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积极影响,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建立起积极的期待。

②教师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

12.在马斯洛看来,心理健康的人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如何培养这些特点?

【答案】马斯洛认为,应当研究那些最健康的人,即人类的优秀分子。他将这样的人称为自我实现的人,因为这些人代表着人性的极致,也应该是每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的参照。马斯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