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816环境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次生矿物
【答案】次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却有所改变。通常根据其性质与结构可分为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2. 电动力修复法
【答案】电动力修复法是指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迁移、电渗析流或电泳的方式离开土壤向两极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的环境修复方法。
3. 谷胱甘肽结合
【答案】谷胱甘肽结合是指在相应转移酶催化下谷胱甘肽中的半胱氨酸及乙酰辅酶A 的乙酰基,将以N-乙酰半胱氨酸基形式加到有机卤化物(氟除外)、环氧化合物、强酸酯、芳香烃、烯等亲电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形成巯基尿酸结合物。谷胱甘肽结合,有力地解除了对机体有害亲电化合物的毒性。
4. 离子交换吸附【答案】离子交换吸附是指由于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的过程。它属于物理化学吸附过程。
二、简答题
5. 简述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
【答案】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如下:
(1)有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乙酰辅酶A ,它与草酰乙酸经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再经酶促反应生成草酰乙酸,与上述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 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转化,称为TCA 循环。
(2)无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往往以其自身作为受氢体被还原为乳酸,或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做受氢体,发生不完全氧化生成低级的有机酸、醇及二氧化碳等。
6. 简述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其组成和相互转化规律。
【答案】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其组成和相互转化规律如下:
(1
)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Whitby
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按这个模型,
可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爱根(
Aitken
)核模
’和粗粒子模
(2)三模态转化规律
爱根核模主要由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所构成;
积聚模中的颗粒物多为二次污染物,其中硫酸盐占
细粒子;
粗粒子模的粒子称为粗粒子,多为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沬、火山爆发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组成与地面土壤十分相近。爱根核模易于相互碰撞凝结成大粒子而转入积聚模,但是细粒子与粗粒子之间一般不会相互转化。以上,与爱根核模的颗粒物合称为积聚模
7. 简述多氯联苯的来源与分布。
【答案】(1)多氯联苯的来源
可作为变压器和电容器内的绝缘流体;在热传导系统和水力系统中作介质;在配制润
滑油、切削油、农药、油漆、油墨、复写纸、胶粘剂、封闭剂等中作添加剂;在塑料中作増塑剂。
(2)多氯联苯的分布
由于多氯联苯挥发性和水中溶解度较小,故其在大气和水中的含量较少。由于
物所吸附,故在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
可从水中快速吸收
在其富集系数为含量可高达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鱼体中易被颗粒的含量约水生植物通常范围内(湿重)。在某些国家的人乳中也检出一定量的
三、论述题
8. 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答案】(1
)表面吸附作用
由于胶体表面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因此固液界面存在表面吸附作用。胶体表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
(2)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
,
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这种作用称为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化学吸附。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受温度影响,交换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浓度和吸附剂的性质有关。
(3)专属吸附作用
指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化力或氢键作用。该作用不但可以使表面点荷改变符号,还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的表而上。
(4)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与非金属吸附的区别如表 所示。
表 两者的区别
9. 推导天然水体的电子活度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
【答案】天然水体的电子活度pE 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推导如下;
如果有一个氧化还原半反应:
根据能斯特方程式,则上述反应可以写成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从理论上考虑下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