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338生物化学[专业学位]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泛素蛋白的多聚体,是标记待分解蛋白质的泛紊形式。与蛋白质连接的多聚泛素的长短是介导靶蛋白选择性降解或细胞定位的重要信号。
2. 变偶假说。
【答案】变偶假说是指克里克为解释tRNA 分子如何去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说以为,反密 码子的前两个碱基(端)按照碱基配对的一般规律与密码子的前两个(
端的碱基形成氢键时,则可端)碱基配对,然而tRNA 反密码 子中第三个碱基,在与密码子上
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3. 碱基互补规律。
【答案】碱基互补规律是碱基在配对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
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间进行。
4. 抗毒素。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5. 酶的必需基团。
【答案】酶的必需基团是指与酶活性有关的基团。酶的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功能基团,
例如
等,但并不是这些基团都与酶活性有关。
6. 转座子(transposon )。
【答案】转座子是指可以在同一 DNA 分子的不同位置或者不同DNA 分子之间发生转移的DNA 序列。
7. 抗体酶(abzyme )。
【答案】抗体酶即催化性抗体,是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性巧妙结合的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类在可变区赋予了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和之
8. 抗原、抗体。
【答案】抗原是指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特异地与这种抗体结合的物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也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分子,它以巨大的多样性识别着外部世界纷繁的抗原结构。
二、单选题
9. —个A.
B.
C.
D.
E. 的反密码子为
【答案】A 与其互补的密码子是( )。
10.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
为( )。
A. 共运输
B. 对向运输
C. 协同运输
D. 单运输
【答案】A 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
11.在pH3.5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最多的是( )。
A.AMP
B.GMP
C.CMP
D.UMP
【答案】C
12.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含有吲哚环?( )
A. 甲硫氨酸
B. 苏氨酸
C. 色氨酸
D. 缬氨酸
E. 组氨酸
【答案】C
【解析】色氨酸含有吲哚环。甲硫氨酸是含硫氨基酸,苏氨酸是含羟基氨基酸,缬氨酸是分支氨基酸,组氨酸分子中含有咪唑环。
13.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由胰岛的细胞生成
B. 前胰岛素原裂解成胰岛素原
C. 胰岛素原在细胞内转变成胰岛素
D. 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残基
E. 胰岛素含有一条B 链经二硫键与C 链连接
【答案】E
【解析】胰岛素是在胰岛细胞的内质网内合成的。初合成肽链被称为前胰岛素原,N 末端去掉16个氨基酸残基后,形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是一条连续的多肽链,由21个氨基酸残基的A 链,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连结肽(C 肽)和30个残基的B 链构成,A 链和B 链之间由两条二硫键相连,胰岛素原分子从内质网腔被转运到高尔基体包裹成贮藏颗粒。在高尔基体贮藏颗粒内胰岛原被水解,C 肽脱落,形成有活性的胰岛素。
14.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什么参加( )
A. 乙酰辅酶A
B. 草酰乙酸
C. 丙二酸单酰辅酶A
D. 甲硫氨酸
【答案】C
15.如mRNA
部分顺序和密码子编号为
使142号密码子突变为CAA (即
U 变为C ), 经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为( )。
A.141
B.142
C.143
D.144
E.145
【答案】C
16.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导致( )。
A. 高水平的游离脂酸结合到血清清蛋白上
B.12h 禁食后,血浆中乳糜微粒水平高
C. 在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
D.12h 禁食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高
E. 脂酸酯化作用增加
【答案】B
【解析】
临床上阐明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型高乳糜血症)就不能以正常的速率从血液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