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校本教师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教师教育 校本教师培训 教学专业发展

  摘要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而开展的校本教师培训已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理想的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理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然而,研究表明,目前校本培训尚未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选途径,校本培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才能使培训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自身发展相结合,如何探索出一种既适应新时代要求,又能保证教师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培训模式。本研究试图从调查一所案例学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出发,审视校本培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揭示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校本培训发展的有效模式,提出开展校本培训的具体改进措施,探索校本培训健康发展的道路,以便为学校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与访谈为主,辅之以文献分析与统计分析。调查内容涉及近两年来案例学校教师培训的目标和计划、组织管理体制、教师对培训的认识、培训内容、形式、培训评价实施、培训成果总结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量化描述、定量及定性分析,我们对案例学校的校本培训开展有了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发掘出了校本培训中的典型--学习型教研组,同时也对培训中的问题及其对校本培训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反思。 案例学校开展教师培训,最常用和最为教师认可的形式是通过教研组的教科研活动加以实施。这一最基本的学校教师活动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学校以建设学习型的教研组为目标,总结以往教研活动的得失,对传统的教研组活动方式的不足(如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不能实现跨学科的交流、教师的优秀经验难以总结)进行了改革,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与培训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能够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结合校本培训的理论研究成果,笔者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案例学校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校本培训的方法:即校长要转变教育理念,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具有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主体意识。在上述基础之上,探索并实施符合学校教师实际的多样化的培训模式;要将科研活动纳入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加强科学管理,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尽快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校本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校本培训是一个连续的、面向未来的长期过程,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这种培训方式,必将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