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专业学位)813专业基础课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夏空

【答案】16世纪末西班牙的民间舞曲体裁,17世纪以后进人艺术音乐,时常在歌剧或键盘乐曲中出现,节拍为3/4或3/2,速度缓慢、从容不迫,多为小调,其性格特点相近于帕萨卡里亚,但结构为基于固定和声序列的主调式变奏,致力于夏空创作的巴洛克作曲家有弗雷斯科巴尔第、帕赫贝尔、布克斯特胡德和巴赫。

2. 《阿依达》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埃及背景的法国大歌剧作品,剧情讲述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掳至埃及后,她与埃及将军拉达梅斯的爱情与爱国利益间的冲突,最终二人共同殉情。歌剧有效运用“主导动机”对人物性格心理进行刻画,并有许多出色的唱段,如“圣洁的阿依达”“祝你凯旋归来”等。

3. 抒情诗

【答案】抒情诗是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独唱歌曲,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诗人即音乐家。一般分为笛歌和琴歌两种,笛歌是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唱的诗歌,琴歌是用里尔琴伴奏演唱的诗歌。代表诗人有阿基罗库斯、泰尔潘德、阿尔凯奥斯和女诗人萨福等。

4. 乐剧

【答案】德国作曲家瓦格纳革新后的歌剧种类。他认为这种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统一体,体现了“整体艺术”的观念。他主张“乐剧”取材于神话,音乐连续发展,以“主导动机”贯穿发

,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反映出乐剧的全部观念。 展音乐主题,人声演唱近似“诵唱”

5. 《我的祖国》

【答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通过对祖国光荣历史的缅怀、对美好山河的赞美、对英雄人物的讴歌,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六个乐章分别为:(1)维谢赫拉德,(2)沃尔塔瓦,(3)莎尔卡,(4)捷克的田野与森林,(5)塔波尔城,(6)勃兰尼山。

6. 拉索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代表,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创作极为多产,留存超过2000部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尚松、利德、圣母颂歌、诗篇

,包含了经文歌、牧歌和歌、赞美诗等。他的弥撒曲多为大段借用宗教或世俗旋律的“模拟弥撒”

尚松的音乐特征; 经文歌显示了他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西比尔的预言》甚至使用了半音化风格; 他的牧歌、尚松和利德选材广泛、风格迥异,极富表现力。音乐技法上,拉索将复调织体与主调手法相结合,其和声思维远远走在时代前列。

7. 独奏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晚期出现但沿用至今的协奏曲类型,由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小提琴是当时最常见的独奏乐器。1698年托雷利写作了最早的独奏协奏曲,并开创快—慢—快三乐章的协奏曲套曲形式。巴洛克时期最多产的独奏协奏曲作曲家是意大利小提琴家维瓦尔第。

8. 电子音乐

【答案】电子音乐指作曲家利用电子设备发声或用电子手段处理音响而制作的音乐。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和不! 一算机音乐。

具体音乐,指用录音技术将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作为素材录制下来,进行剪辑和复合处理后,形成音乐。法国工程师舍费尔是具体音乐的先锋者,代表作《铁路练习曲》是作曲家在巴黎火车站录制的列车奔驰声加工形成。

60年代,电子音响合成器出现,在此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布克拉和苏博特尼克,苏博特尼克用“布克拉”合成器写作了合成器音乐《月亮里的银苹果》。

计算机音乐,通过输入指令进行编程来完成作曲全过程,无限扩展了音乐创作的潜能,计算机不仅能生成音响,还能精确地组织和变化各参数,并简化音乐制作过程,是迄今为止最灵活的作曲下具。

9. 《鳟鱼》

【答案】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用变化分节歌的形式叙述了河中鳟鱼被渔夫用计捉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鳟鱼命运的同情,作曲家惟妙惟肖地以流畅的钢琴伴奏塑造了在水中悠然游动的鳍鱼形象。该曲主题后来被引入《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

10.瓦格纳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以“乐剧”的新观念影响了19世纪末期的音乐发展,代表作为歌剧《唐豪塞》《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11.《一个华沙幸存者》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作的康塔塔,为叙事者、男声合唱和管弦乐队而作,通过一个在华沙集中营幸存的犹太人的叙述,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作品主要用英语讲述,穿插有德语的叫喊声和希伯来语的合唱。作品由作曲家自撰歌词,用十二音技法写作,表达了作曲家对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念。

12.轻歌剧

【答案】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它规模较小,轻快活泼,以浪漫情节为题材,音乐写作常采用流行曲调,带有讽刺滑稽的性质。代表作曲家为奥芬巴赫,他作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等轻歌剧。

二、填空题

13.一般把作曲家_____1664年创作的《圣诞清唱剧》看作是德国第一部清唱剧,巴赫的《_____》和《_____》是巴罗克时期清唱剧受难曲领域登峰造极的作品。

【答案】许茨; 马太受难曲; 约翰受难曲

【解析】海因里希·许茨(1585~1672)于1664年创作的《圣诞清唱剧》被看做是德国的第一部清唱剧。约翰. 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属路德教派。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主要有康塔塔、经文歌、受难曲和弥撒曲。受难曲的代表作品有《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14.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的核心是3部_____和4部_____。

【答案】交响曲; 钢琴协奏曲

【解析】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其音乐创作的核心是3部交响曲和4部钢琴协奏曲。

15.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有:舞剧《_____》、根据列夫·托尔斯泰同名小说创作的歌剧《_____》,以及交响童话《_____》。

【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 战争与和平; 彼得与狼

【解析】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原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有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战争与和平》、交响童话《彼得与狠》。其中《战争与和平》是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创作的。

16.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的主题:_____和_____,它们在形象性格和调性上形成鲜明对比。奏鸣曲式结构往往用于大型器乐套曲_____、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答案】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 交响曲

【解析】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仅由乐队提示出的第一呈示部包含主部

主题和副部主题两个对比的主题。奏鸣曲式结构常用于大型器乐套曲交响曲和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17.巴罗克时期的独奏协奏曲形式由作曲家_____开创,采用三乐章的套曲模式,第一乐章是乐队全奏和独奏交替的“_____”结构。

【答案】托雷利; 利都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