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综合复试历年真题汇编考研真题

  摘要

南京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国民经济学

A .政治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资本集中

3. 公开市场业务

4. 二元经济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小题,30分)

1. 怎样理解管理活动也创造价值。

2. 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简析泡沫经济。

3. 简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25分)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应如何进行制度创新?

B .财政金融(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背书与承兑

2. 国际避税

3. 社会保障支出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分析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营运的意义。

2. 比较分析有限股票、普通股票和债券的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

3.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有哪些职能?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运用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评价中国的资本市场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提出建议。

2. 国债有什么作用?对于中国运用国债资金进行投资的财政政策你是如何评价的?

参考答案

南京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国民经济学

A .政治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社会现有的平均生产条件,“一定量使用价值”是指一定数量的质量相同的使用价值(即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第二种含义,指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的分配比例,这种分配比例影响着各个部门商品的总供求关系,从宏观层面上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

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