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1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看待记者的情感修养?

【答案】新闻作品要产生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具备及思想深度、生活宽厚度外,还得有感情的浓度。加强情感修养对搞好采访写作工作,有着十分直接、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这样说,任何成功的新闻报道和传播活动,记者必然经历一个发乎情、止于意、成于思的过程。加强记者的情感修养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

事实上,采访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情感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心理成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关系双方的J 清感共鸣的两心相倾。

(2)情感是构成谈话的基本因素

采访中,谈话提问的构成是需要情感的。欲使许多采访对象启开话匣子,是需要记者投入相当情感的,有时一般提问手段不能奏效时,则需要记者采用激问式,即在谈话提问中穿插一定强度的刺激,调动对方的情感,强行撞开缺口后,探得事实的真相。

(3)情感是促使记者采访的动力

总的来说,记者的事业心、责任感离不开情感,每采访一个人、一件事,也离不开情感的驱使。譬如,要反映群众疾苦,要有同情感,要采写批评揭露性稿件,得有正义感。抽去感情的因素,采访的动力乃至采访的效果都将不复存在。有些采访甚至是在泪水中进行的。

(4)情感是写作激情的源泉

差不多每个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愉悦、情绪饱满时,提起笔来便会文思敏捷、一气呵成; 心绪烦闷、萎靡不振时,往往就文思迟钝、生拼硬凑。确实,新闻写作是要动感情的。

(5)情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构件

音J 析一则新闻作品,情感往往是重要的成分和内容:就题材而言,人情味、情趣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之一,其越强,对受众的感染力和引发的共鸣则越强; 就表现手法而言,新闻报道的四大表现手法是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抒情、议论、描写离不开情感,即使是叙述也要“寓情’夕,这是古来有之,否则文章就没有生命。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