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考察7, 8, 9岁三个年龄但女生对4种不同材料学习效果,其实验处理有( )。
A.3种
B.4种
C.7种
D.12种
【答案】D
【解析】实验处理的自变量是年龄与材料,其中年龄为被试间变量,共3个水平,为7岁、8岁、9岁; 材料为被试内变量,共4个水平。所以实验处理为3(三个年龄)×4(四种不同材料)=12种。
2. 动作稳定测验仪(九洞仪)可用于考察( )。
A. 情绪特性
B. 记忆特性
C. 思维特征
D. 需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动作稳定测验仪(九洞仪)用于运动感觉能力与情绪稳定性的心理实验,也适用于职业人员手的动作稳定程度的测试和培训
3. 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
A. 《定量分析手册》
B. 《心理学大纲》
C. 《实验心理学》
D. 《心理物理学基础》
【答案】C
,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解析】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实验心理学》
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4. 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实验中实验者主动加以操作、变化和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本题中,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是要加以操作和控制的变量,所以是自变量。本题中的因变量应是识记成绩。控制变量是指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发生混淆,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材料显然不是使实验发生混淆的变量。
5.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 )。
A.-0.22
B.0.22
C.0.33
D.3.00
【答案】C
【解析】采用古典心理物理法测定感觉阈限时,无法将个体的感受性与其反应偏向加以辨别和分离,信号检测论则通过信号检测的实验程序,将感受性与反应偏向加以分离并计算出具体数值。β值也叫似然比,表示的是个体所选择的作为产生“信号”、“噪音”两种反应的分界点,称为判断标准。它以实验中被试的击中率的纵轴值与虚报率的纵轴值的比值来表示。
6. 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7. 霍尔瓦一多尔曼仪常用于测量( )。
A 深度知觉
B. 时间知觉
C. 活动知觉
D 似动知觉
【答案】A
【解析】霍尔瓦一多尔曼设计的深度知觉仪也称霍尔瓦一多尔曼知觉仪,是用来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主要用来作为一种选择测验以淘汰那些不符合深度知觉要求的航空候选人员。
8. 服装设计中经常应用( )错觉。
A. 月亮
B. 缪勒一莱耶尔
C. 运动
D. 似动
【答案】B
【解析】服装设计中应用缪勒一莱耶尔错觉原理,产生身高变化的视觉效果。
9. 向被试先后呈现两道个位数的加法题,在每道加法题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结果; 同时,在连续呈现两道加法题后,要求被试按顺序报告出每道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这种方法测定的是( )。
A. 前瞻记忆
B. 工作记忆
C 错误记忆
D. 回溯记忆
【答案】B
【解析】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本题中回忆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涉及短时记忆。
10.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 )。
A 词汇确定
B. 词的确认
C. 词的回忆
D. 词干或词段补笔
【答案】C
【解析】启动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方法是间接测验的方法,包括词汇确定、词的确认和词干补笔。词的回忆属于直接测验,是回忆法的范畴。
11.东克尔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1945)说明( )。
A.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难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B. 因为天花板效应,数据很难被解释
C. 男性与女性在大多数问题解决测验中的表现相同
D.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容易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答案】A
12.内隐学习最早的研究范式是( )。
A. 人工语法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