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811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战略性计划的内容。

【答案】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的任务小在于看清企业目前是什么样子,而在于看清企业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战略性计划的显著特点是长期性与整体性。长期性是指战略性计划涉及未来较长时期,整体性是指战略性计划是基于组织整体而制定的,强调组织整体的协调。从作用和影响上来看,战略性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与创造过程。

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愿景和使命陈述。战略性计划的第二项内容是战略环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战略性计划的第三项内容是战略选择,选择企业合适的发展途径。最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性计划付诸实施。

2. 产品的质量越高越好吗? 企业确定产品质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1)产品的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具体原因包括:

①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需以支付增量成本为代价。而产品质量完善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即随着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成本增长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从最初增长的速度 于质量的改善到逐步超越后者。

②对企业来说,为了完全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必然希望将与产品质量提高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组织费用全部计人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价格,而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既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又不愿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在确定生产成本和质量水平的产品时,企业要有“合理质量”的概念,要注意质量水平与生产成本的最佳组合。

考虑由于质量主要指产品能够提供的功能及其完善程度,所以企业在确定其质量目标时要考虑下述因素:

①消费者希望得到的功能,除基本功能外,还要求得到何种辅助功能。

②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差异的辨识能力,如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感受到不同产品的功能差异,那么就可能不愿为功能更完善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③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的成本,是否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大致相同。换句话说,产品质量发送的经济效益如何。

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估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评估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绩效评估的首要目标是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特别是在制定重要的决策时,绩效评估可以使管理者及其下属在制定初始计划过程中及时纠偏,减少工作失误,为最佳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丁重要的支持

绩效评估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员工的业绩,引导员工努力的方向,使其能够跟上组织的变化和发展。绩效评估提供的相关的信息资料可以作为激励或处分员工、提升或降级、职务调动以及进一步培训的依据,这是绩效评估最主要的作用。

(3)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绩效评估使员工有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其他人对自己工作情况的评价,是一面有益的“镜子”。特别是当这种评价比较客观时,员工可以在上级的帮助下有效发挥自己的潜能,顺利执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

(4)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绩效评估的结果为确定员工的实际工作报酬提供了决策依据。实际工作报酬必须与员工的实际能力和贡献相结合,这是组织分配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为了鼓励员工出成绩,组织必须设计和执行一个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对那些最富有成效的员工和小组给予明确的加薪奖励。

(5)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绩效评估中对能力的考评是指通过考察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业绩,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看其是否符合现任职务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否具有担任更重要工作的潜能。组织必须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实际表观,对组织的人事安排进行必要的调整。

4. 为什么说创新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答案】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原因包括:

(1)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的经济获得了迅猛地增长,20世纪大部分的增长率超过了第一次下业革命时期。这种发展和增长的根源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使得物质繁荣的增长更加便利。

(2)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当今社会,各类组织的迅速发展,使得组织间的相互竞争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工商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谋取有利地位,就必须将创新放在突出的地位。竞争的压力要求企业家们不得不改进已有的制度,采用新的技术,

推出新的产品,增加新的服务。有数据表明,在创造性思维和组织效益之间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3)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我们所说的发展危机是指组织明显难以维持现状,如果不进行改革组织就难以为继的状况。发展危机对于组织来说是周期性的,组织每一步的发展都有其工作重心的转变和新的发展障碍。在创业期间,管理目标更主要是对需求的快速、准确反应,资金的充裕和安全问题; 进入学步期和青春期,组织管理的目标更多在于利润的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组织成熟期后,管理目标转向维持已有市场地位。相应地,在各阶段组织会出现领导危机、自主性危机、控制危机和硬化危机。组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渡过各种难关,持续健康地

发展。

5. 企业产品开发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决策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企业生产何种产品; 企业提供何等质量的这种产品; 在上述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是对原先己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和完善还是开发新的产品。企业产品开发的任务具体表现为:

(1)产品性质的确定

生产何种性质的产品是企业自建立起就已提出并在企业存在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出的问题。由于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获得其价值,而产品价值的实现又以消费者的购买为前提,消费者是否购买某种产品取决于他们对该产品的消费能否满足其需要的判断,因此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对市场的需要和企业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以及是否可以从中获取足够利益的认识。由于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注视和研究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

(2)产品质量的确定

企业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提高声誉、争取用户、扩大市场。对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井不是越高越好。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需以支付增量成本为代价。而产品质量完善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即:随着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成本增长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从最初增长的速度慢于质量的改善到逐步超越后者。对企业来说,为了完全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必然希望将与产品质量提高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组织费用全部计入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价格; 而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既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又不愿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在确定生产成本和质量水平的产品时,企业要有“合理质量”的概念,要注意质量水平与生产成本的最佳组合。

(3)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是指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都有显著改进与提高或独创的产品。它既可以是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开发出的全新产品,也可以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而制造出来的具有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换代型产品,或者是对原有产品的性能、规格、品种、款式进行完善,但在原理、技术水平和结构上无突破性改变的改进型新产品。新产品开发通常需要回答如下问题:如何开发产品; 新产品开发在研制阶段结束后是否立即组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如何投放市场:何时投放。

6. 简述管理方格理论。

【答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管理方格论。

(1)划分标准。管理方格论概括了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维度。这一理论把管理人员按他们的绩效按照导向行为(称为对生产的关心)和维护导向行为(称为对人员的关心)进行评估,给出等级分值。然后以此为基础,把分值标注在两个维度坐标界面上,并在这两个维度坐标轴上分别划出9个等级,从而生成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具体内容如下:

(2)几种代表性的领导(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