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汉字意符的原型视角研究

关键词:意符;原型理论;意符的认知功能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从汉语意符的角度出发,在对《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相同意符的论证基础上,验证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基本理论之一——原型理论对汉语意符研究的适用性。原型理论具有如下特点:(1)原型范畴不能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得以确定;(2)原型范畴的词汇网络通过家族相似性彼此关联;(3)范畴成员间地位不同,原型处于范畴的中心;(4)原型范畴的边界模糊不定。意符在汉语中表示义类,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事物归为由同一义符引导的范畴。因此,两者具有可研究的关联性。为验证该理论,本研究以造字能力最强的意符为出发,并且基于《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及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站(http://ccl.pku.edu.cn.)提供的例句进行论证。 通过本文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原型理论在汉语意符中具有可适用性。原型范畴的确定条件不能依靠充分必要条件。意符的确定也不能依靠成分必要条件。意符与包含该意符的汉字通过家族性关联,汉字间通过家族相似性关联。同时,意符处于范畴的中心位置,处于意符所统帅汉字所组成的语义网的中心位置。意符所在的范畴边界模糊不定,根据时间与使用频率的不同,范畴可以不断地增加新事物,范畴成员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2)意符在结构和概念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层级结构。总体而言,绝大部分的意符处于相同的结构层级上,即,在保留语义特征的同时,有些意符不能再次简化。意义方面,意符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从而可以组成更具概况性、更贴近生活的范畴。如意符“犬”和“鱼”,均属于“动物”这一更加具有概况性的范畴。 (3)由于原型处于范畴中的基本层次上,而意符具有原型特征,故也具有基本层次特征。这些特征,如:相同的动作模式,格式塔意象等与意符的一些功能相重合。如:意符的相同动作模式为认知汉字及为具有相同意符汉字所组成的范畴提供基本信息。同时,意符的格式塔意象也为诸如名词类汉字提供了基本直观意象信息。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汉语意符具有原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