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共危机

【答案】危机是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要求决策者迅速应对以消饵负面影响。危机的种类很多,一般而言,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危机,只要涉及较大规模的公众利益,需要国家公共部门介入处理,便可划入公共危机范畴。它可以是人为因素诱发的,也可以是非人为的自然灾害; 可以是生产性危机,也可以是自然性危机,如“非典’夕、禽流感等流行疾病。公共危机是指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J 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2. 行政组织

【答案】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①动态组织过程,指行政组织是为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②静态组织结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具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4. 政府部门绩效

【答案】绩效是效率和效能的总和,其中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具体来说,政府部门的绩效概念包含三方一面内容:

(1)公共行政的成本。公共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与其他很多资源一样,公共行政的资源也是稀

缺的。公共行政的成本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2)公共行政的产出与效益。公共行政的产出是指公共行政活动所形成的结果,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公共行政的效益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按时间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益。

(3)公共行政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府绩效是将公共行政的收益与成本相比而得到的结果。一般而言,公共行政的效率与效能越高,政府的绩效就越好。所以,对政府部门绩效的评估是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反映。

5. 行政复议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国家十分重视行政复议,专门制定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

6. 编制管理: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答案】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是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它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从实际运作来看,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制订编制力一案; ②确定各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科学的职能配置; ③审批机构与人员; ④监督编制执行情况; ⑤做好编制统计; ⑥制定有关的编制法规。为加强编制管理工作,我国县以上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机构编制委员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编制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

7. 职位聘任

【答案】职位聘任是公务员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任职方式。它是随着人事管理改革的小断深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类似于企业那样的任用方式。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聘任合同期限为1至5年。聘任合同可约定试用期(1至6个月)。聘任制公务员按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8. “两上两下”预算程序

【答案】我国预算编制审批程序主要是被称为“两上两下”预算程序,具体内涵包括:①“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通知后,对部门下一年度收支进行测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②“一下”,财政部门收到各部门预算后,由职能处室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在下达反馈意见的同时,财政部门根据往年预算情况和对未来年度收入预测,给各部门下达支出预算控制数,要求各部门在控制数内修改部门预算。③“二上”,各部门

在财政部门下达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查各部门预算后,汇总编制政府顶算。然后,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常务会议的意见修改预算,然后报同级党委审查。最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初审。最后,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形成的政府预算在人人会议召开时提交大会审议通过。④“二下’夕,人大通过预算后,由则政部门批复给各部门,开始预算执行。

二、简答题

9. 简述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及预算工作的创新。

【答案】(1)日前,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如下;

①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而非以预算支出功能来审批;

②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各地出台各自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审查监督;

③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人员编制,并加强其专业技术力量; ④确立人大审查政府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初审和大会审两个主要阶段。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方式和方法。

这是一种将初审和大会审结合,但是,更加注重初审。也就是说,虽然大会审直接影响大事表投票,因而更具有决定性,但事实上,初审比大会审更重要。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导致的:

a. 人大代表们审查和监督政府预算的时间不足,即使代表们有强烈的参与兴趣,但人大代表大会每年只召开一次,而且会期比较短,代表们根本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充分讨论。加上代表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大会审的效果并不理想。

b. 我国《预算法》对人大的预算修正权并未明确规定,即使代表们审查发现问题,页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政府预算进行相应的修正。这些都决定重点但在预算初审是更现实的选择。

(2)实践中,预算工作的创新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开展一系列创新,加强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激活人大代表的作用,具体做法包括:

①扩大预算草案发放范围,提高人大代表知情权和参与度;

②要求政府预算真正遵守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部门顶算;

③要求预算调整和追加报人大审批;

④加强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与政府则政部门预算信息沟通;

⑤由于时一间、人力有限,开展以部门或专题为主,百姓关注的重点领域进行审查;

⑥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人大的专业技术水平,也针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政府预算的认识。

10.简述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机关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对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政人员与行政事务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实施的一整套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