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25普通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受精。
【答案】双受精是指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
,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和极核受精卵(合子)
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 细胞凋亡。
【答案】细胞凋亡是指由细胞自身基因编程的一种主动的死亡过程,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程序性死亡(不发生炎症反应)。
3. 无性生殖。
【答案】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 肽和多肽。
【答案】不同数目的氨基酸以肽键顺序相连,形成链状分子,即是肽或多肽,肽是通常分子量在1500以下的,多肽是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
5. 基因重组。
【答案】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6. 配子体。
【答案】配子体是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的、具有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
7. 细胞内液。
【答案】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男)和30%(女)。
8. 突触。
【答案】神经末梢与肌肉之间没有原生质的联系,突触是指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处。
二、填空题
9. 多年生植物根、茎的周皮是由木栓、_____和_____共同组成的。
【答案】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10.行为的系统发育过程及其适应性属于行为的_____原因;行为的具体发生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则属于行为的_____原因。
【答案】终极;近期
11.糖酵解过程中催化【答案】醛缩酶
【解析】果糖-1,6-二磷酸在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简称醛缩酶)的催化下,的键断裂,生成两个三碳糖:磷酸二羟丙酮(酮糖)和3-磷酸甘油醛(醛糖)。
12.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可能涉及的两种机制是_____机制和_____机制。
【答案】光敏色素转化;生物钟
【解析】光周期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光周期现象是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1)植物开花过程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植物体内存在的植物光敏素可测知夜间的长短,其转变引发开花和其他生理过程。植物有2种光敏色素蛋白:和收红光,吸收远红光。吸收红光后转变为都转变为在夜间,转变为
转变为吸收远红光后转变为到迅速转变为白天太阳光中红光之间的时间,恰好与比远红光多,(2)生物钟是指控制着生物体生命活动内在和之间六碳糖裂解为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_____。 节律性的一种计时装置,其感知的时间是从钟机制。
13.人群中少数人的血型为
【答案】阴;无 一天的昼夜同步。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可能涉及的两种机制是光敏色素转化感知昼夜的机制和生物_____性,其血浆中_____相应的抗体存在。
14.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解析】糖酵解是葡萄糖氧化的第一步,其最终产物是丙酮酸,反应在细胞质中发生。反应分为两个阶段(9个反应):第一阶段(前4个反应)是将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消耗2个A TP ; 第二阶段(后5个反应)是将2分子3-磷酸甘油醛转化形成2分子丙酮酸,第二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共生成4分子A TP 。其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三个酶调节着糖酵解进行的速度,被称为关键酶。
15.神经组织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答案】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16.植物细胞中的质体,有无色质体和有色质体之分。有色质体中最重要的是_____。植物细胞膜外有一层_____, 其主要成分是_____。在细胞质中还可以看到_____,其中溶有无机盐类、糖、有机酸、蛋白质等。
【答案】叶绿体;细胞壁;纤维素;液泡
17.真核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四界,其细胞的主要特点是_____和_____。
【答案】真核细胞;多样的单位膜系统
18.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_____提出的中性进化论认为,多数突变是_____。这些突变包括了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木村资生;中性突变;同义突变;非功能性突变;不改变功能的突变
三、判断题
19.人肺中的气体交换既有单纯的扩散,又有主动运输。( )
【答案】错
20.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的行为是一种本能,人类的行为则是学习的结果。( ) 【答案】
【解析】在动物行为学中,行为是指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有其适应意义,表现为生存的改善(取食、避敌)和生殖的成功(求偶、繁殖、筑巢和照料后代等)。行为的种类丰富多样,分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行为总体上可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能行为包括趋性、动性、反射和固定行为;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获得的。动物和人类的的行为既有本能行为,又有学习行为。
21.维管系统不仅运输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而且还是支持身体的支架。( )
【答案】对
22.根冠中心细胞含有可移动的淀粉体,它们是细胞中的重力传感器。( )
【答案】对
23.有机体的内稳态是指内环境严格不变的稳定状态。( )
【答案】错
24.软体动物的肺与脊椎动物的肺既是同源器官,也是同功器官。( )
【答案】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