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

A. 报文头

B. 报文尾

C. 路由

D. 分组编号

【答案】D

【解析】报文交换方式的要求:在发送数据时,不管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分组交换的方式则不同,它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发送节点将一个长报文分割成多个具有相同报文号和不同分组编号的分组,然后各分组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当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组全部到达目的节点时,将按分组编号重组以恢复原来的报文。

2.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 、400B 和500B 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个和第3个TCP 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

A.300

B.500

C.1200

D.1400

【答案】B

【解析】首先应该计算出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第三个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为900, 由于第二个段有400B ,所以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为900-400=500。由于确认号就是期待接收下一个TCP 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所以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500。这一题相对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理解TCP 发送确认号的原理就可以了。

3. 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 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 则该网络中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是( )。

A.32、8

B.32、6

C.8、32

D.8, 30

【答案】B

【解析】先将子网掩码写成二进制为可见IP 地址空间

(本来主机位是8位)拿出了5位来划分子网,所以一共可以划分32个子

网(这里使用的是CIDR ,所以全“0”、全“1”的子网不用去除),而主机位只有3位了,所以最大可分配的地址是个(要去除全“0”、全“1”的地址)。

提醒:使用了CIDR 技术,仅仅是全“0”、全“1”的子网号可以被使用,但是全“0”、全“1”的主机号还是不能被分配的。

4. 在0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概念区分:

(1)点到点:这里的“点”是指通信子网中的节点,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因为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中间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所以每时每刻都是微观的,即只需关注当前节点到下个节点,而不是宏观的源节点到终节点。在0SI 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中,下面三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都属于点对点的服务。

(2)端到端:这里的“端”是指端口号,任何一个应用进程都会对应一个端口号,所以端到端的服务又被称为进程到进程的服务(有些教材也称为应用到应用的服务)。从宏观的角度看,端到端是由一段一段的点到点通信构成的。在OSI 参考模型中的七层结构中,上面四层包括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都属于端到端的服务。综上,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传输层。

5. 在下面的TCP/IP协议命令中,( )可以被用来远程登陆到任何类型的主机。

A.FTP

B.TELNET

C.RLOGIN

D.TFTP

【答案】B

【解析】TELNET 是TCP/IP网络(例如Internet )的登录和仿真程序。它最初是由ARPANET 开发的,但是现在主要用于Internet 会话。它的基本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主机系统。最初它只是让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连接从而成为远程主机的一个终端。在较新的版本中可以本地执行更多的处理,提供更好的响应,并且减少了通过链路发送到远程主机的信息数量。

6.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 SEQ=11220)的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A.CSYN=0, ACK=0, SEQ=11221, ACK=11221)

B. (SYN=1, ACK=1, SEQ=11220, ACK=11220)

C. (SYN=1, ACK=1, SEQ=11221, ACK=11221)

D.CSYN=0, ACK=0, SEQ=11220, ACK=11220)

【答案】C

【解析】首先,不管是连接还是释放,一般只要写出来,SYN 、ACK 、FIN 的值一定是1,排除A 项和D 项。确认号是甲发送的序列号加1,ACK 的值应该为11221(即11220已经收到,期待接收11221),所以排除B 项可得正确答案A 项。另外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乙的SEQ 值是主机随意给的,和甲的SEQ 值没有任何关系,这里只是巧合。

7. 将1路模拟信号分别编码为数字信号后,和另外7路数字信号采用同步TDM 方式复用到一条通信线路上。1路模拟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为0〜1kHz ,每个样值采用PCM 方式编码为4位的二进制数,7路数字信号的数据率均为7.2kbps 。复用线路需要的最小通信能力是( )。

A.7.2kbps

B.8kbps

C.64kbps

D.512kbps

【答案】C

【解析】1路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1kHz ,根据采样定理可知利用PCM 方式编码时采样频率至少为2kHz ,每个样值编码为4位二进制数,所以1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为8kbps 。

复用的每条支路速率要相等,而7路数字信号的速率低于8kbps ,所以它们均要采用脉冲填充方式,将数据率提高到8kbps ,然后将这8路信号复用,需要的通信能力为

8. 带宽是对( )容量的度量。

A. 快速信息通信

B. 传送数据

C. 在高频范围内传送的信号

D. 上述所有的内容

【答案】B

【解析】带宽是对传送媒体容量的度量。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时间内可传输的数据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 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Hertz (Hz )来表示。

9 ,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需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在数据通信中( )。

A.ARQ

B.F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