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外政治制度804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一种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2. 主权(布丹)
【答案】主权是布丹首先提出来的。布丹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权利,是超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利。他将主权看做国家的本质特征,是把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主权应包括立法权、任命官吏权等九项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地位,认为这是国家主权的集中体现。为了防止君主侵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他又提出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主权受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受与另一方签订的契约的限制。
3. 法西斯国家
【答案】法西斯国家是指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统治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己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是由于资产阶级再也不能在和平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找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因而不得不采用战争政策的表现。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法西斯国家是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所采取的一种极端统治形式,是垄断资产阶级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制度全面危机的产物。法西斯专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后来又在德国、东欧国家、西班牙、芬兰、日本等国相继出现。法西斯专政是以法西斯主义为理论根据的,其主要特征有①坚持“种族优劣论’,、宣扬“国家至上论”; ②鼓吹“领袖权威论”的反动思想; ③宣扬“生存空间”理论。从统治方法上来看,法西斯统治是君主专制的变种,是一种暴君制度。
法西斯体制作为垄断资本以军事独裁、恐怖统治和对外战争摆脱危机的途径,不仅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而且全面激化了垄断资本面临的各方面矛盾,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法西斯国家也遭到了彻底破产。
4. 《自由大宪章》
【答案】《自由大宪章》是指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文献。1215年6月15日,诸侯在骑士与市民的支持下强迫国王签署的。大宪章在确定教会、贵族的各项自由权利的同时,也确认了包括自由市民,农民在内的英国人所享有的一些自由权利,如住宅、财产不受国王及官吏侵犯的权利,遗产继承权,非依法不得逮捕、监禁、剥夺财产与法律保护的权利; 保证城市己有的各种权利; 允许外国商人在英国自由贸易等。更为重要的是大宪章对王权对王权的限制。宪章规定:国王不经公意许可,不得向人民增加任何税收; 由男爵中选举25人监督王权,维护大宪章不受国王及其官吏的破坏,一旦国王违反宪章的规定并不听谏阻,则他们可以联合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迫使国王改正错误。大宪章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法性文件,它开创了英国以至西方依法限制王权的传统。
5. 分权与制衡(汉弥尔顿)
【答案】分权与制衡是指汉弥尔顿的分权理论。汉弥尔顿一方面继承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一方面又做了修改。主张加强议会中富有者和出身高贵的人的力量,加强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力量,力图以此削弱民主的因素。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使三种权力相互混合、渗透以相互牵制,主要是想牵制议会。他主张给行政首脑以极大地权力,集权于一身以保障人民的利益。总统有权否决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形成对议会的牵制。法院不受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干预,独立行使司法权,即司法独立。最高法院有判决议会法案违宪的权利,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议会的权力。他在主张行政权、司法权对立法权牵制的同时,也赋子议会对包括总统在内的行政人员的弹勤权,这样达到政府各部门权力的平衡,保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6. 法治(洛克)
【答案】法治是指“法的统治“,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洛克认为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专制政体与自由根本对立,因此,洛克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的专制,而且反对“贤君”的专制。他还认为,自由与法律相互联结,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分权是实现法治原则的根本保证。
7. 孟德斯鸠
【答案】孟德斯鸠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其政治观点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其著作《论法的精神》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他使用了历史的方法,探寻了社会、国家和法律
制度的存在规律,分别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他还讨论了腐化的问题,提出了政治自由问题和分权学说。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8. 阿奎那
【答案】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9. 三权分立
【答案】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衡的一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原则。
它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坞诊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具体体现总统与国会、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统有权签署或有条件地否决国会决议的法案,有权推荐各级法官被政府任用; 国会批准总统对官员的提名,并以“委员会批准制度”来制约行政部门的决定:法院审查总统和国会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10.边沁
【答案】边沁是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二、简答题
11.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
【答案】柏拉图主张哲学王治理国家的原因:
(1)一方面,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根据分工原则,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即统治阶层、武士阶层和平民阶层,最高等级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另一力一面,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只有哲学家才能改造人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