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81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之刑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关于普通的共同诉讼说法正确的是( )
A. 诉讼标的是共同的
B. 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合并审理
C. 属于同一诉讼程序,归同一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C
【解析】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属于同一种类,在诉讼过程中合并审理的一种诉讼形式。其特征为①原告或者被告一方为二人以上; ②共同诉讼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
普通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的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当事人同意合并诉讼,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其特征为: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 ②普通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 ③普通共同诉讼是一种可分之诉,各共同诉讼人的诉讼行为具有独立性。
2. 中国多次对外宣布“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关于这一声明,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 这一声明构成中国的一项国际义务,中国必须受该声明的约束
B.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并不产生法律卜的意义
C. 这是一国单方面的行为,非条约或者习惯法的规则,对中国没有拘束力
【答案】B
【解析】共同签署的条约或公约产生国际义务。虽然不是条约也不是习惯法但是作为一种政治态度,还是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3. 布莱克斯通(Blackstone , 1723-1780)是( )早期著名的法学家。
A. 法国
B. 美国
C. 英国
【答案】C
4. 民事诉讼开庭审理的程序是( )。
A. 开庭准备,宣布开庭,庭审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后的调解,合议庭评议,宣告判决
B. 开庭准备,宣布开庭,法庭辩论,庭审调查,法庭辩论后的调解,合议庭评议,宣告判决
C. 开庭准备,庭审调查,宣布开庭,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后的调解,合议庭评议,宣告判决
【答案】A
【解析】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的基本程序,依顺序分为以下几个诉讼阶段:①开庭准备; ②法庭调查; ③法庭辩论; ④评议和宣告判决。另外,《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5.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根据全民公投结果,宣布独立。但北南苏丹双方仍存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阿卜耶伊地位、外债分担等未决问题,这种情况下下列关于承认南苏丹主权的陈述,错误的是( )。
A. 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阿卜耶伊地位、外债分担等问题均不影响南苏丹的独立
B. 如果北苏丹承认了南苏丹的独立,其他国家就可以承认
C. 其他国家不应急于承认,应该观望一段时间
【答案】B
【解析】既存国家是否承认新国家,是国家单方面的政治行为。因为国际法并未加诸各国承认新国家的义务,也没有赋予新国家获得别国承认的权利。一国是否承认新国家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由其根据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需要自由决定。
6. 自助行为的目的是允许权利人保护自己的
A. 支配权
B. 请求权
C. 形成权
【答案】B
【解析】自助行为是权利人为保护自身请求权的实现,在情势紧迫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予以保护的情况下,实施的扣押、破坏、毁损他人财产,拘束他人自由的合法措施。实施自助行为必须符合如下要件:①存在请求权; ②情势紧迫; ③不能及时得到国家保护。
7. 采取类型强制原则的法律行为是( )
A. 物权行为
B. 债权行为
C. 继承行为
【答案】C
【解析】亲属行为又称亲属法上的行为或亲属法上的法律行为,是指在亲属法领域产生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其中有单方行为,也有合同行为。亲属行为只能由本人亲自实施,不能由代理人代理,也不得附条件。亲属行为实行类型强制原则,当事人不得从事法律规定以外的亲属行为。本题中,只有继承行为属于亲属行为。
8. 1803年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宪法意义在于,它开创了( )的先例。
A. 联邦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州宪法
B. 联邦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
C. 联邦法院审查联邦的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
【答案】C
【解析】该案判决认为案中所援引的《1789年司法条例》第13款因违反联邦宪法而被无效,从此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裁定政府行为和国会立法行为是否违宪的制度,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9. 义务性规则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强制性
B. 任意性
C. 必要性
【答案】B
【解析】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具有三大特征:①强制性; ②必要性; ③不利性。
10.依照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力面必须是( )
A. 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B. 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C. 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答案】C
【解析】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①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犯罪对象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行为人是否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是区分本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志。
二、简答题
11.数罪并罚的“限制加重”原则。
【答案】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与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数罪并罚原则,是指对一人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
限制加重又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原则。采用该原则具体限制加重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
(1)以数罪中最重犯罪的法定刑为基础,加重一定比例的刑罚,并以加重后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同时规定应执行的刑罚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