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含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之中级财务会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进行计量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账面余额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増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将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贷方;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减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下跌的损失,将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借方。
2. 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
【答案】(1)合并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简称,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由企业集团中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于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分部报告即财务分部报告,是指对一些在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都有业务的企业,按其经营业务的不同性质或经营业务的地理范围分别编制、报出的财务报告。其中所按经营业务不同性质编制的分部报告一般被称为业务分部报告,而按经营业务的地理范围编报的分部报告被称为地区分部报告。
(3)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①种类不同。合并报表包括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部报告可分为业务分布报告、地区分布报告。②两者在财务报告中的地位不同。合并报表属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内容,而分布报告是属于报表附注中的一项内容。③两者的应用前提不同,合并报表必须是存在母、子公司的前提下才出现的,而分部报告只要企业的业务种类或者地区范围比较大就可以进行,不受母子公司存在的影响。
3. 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和银行本票
【答案】(1)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在我国,单位和个人办理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可以用于转账,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也可以用于支取现金。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收款人可以将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被背书人。
(2)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付款人为承兑人),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在我国,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3)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各种款项,均可以使用银行本票。银行本票分为不定额本票和定额本票两种。收款人可以将银行本票背书转让给被背书人。
4. 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案】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5. 专项应付款
【答案】专项应付款,是指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专项应付款的主要特点有:①政府投入的款项的用途是事先指定的,不能挪作他用;②政府投入的款项作为资本性投入。企业收到的政府无偿的非资本性投入属于政府补助,不属于专项应付款核算的范围。
企业在实际收到或应收政府的资本性拨款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使用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按照实际使用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结转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按照指定用途使用政府拨款时,应在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时,按照长期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一资本溢价”科目;对未形成长期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对于政府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部分,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简答题
6. 简述会计的计量属性。
【答案】在明确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影响的会亡! 要素之后,要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的程度,即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数量增减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
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乙! 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信息公开,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
②双方自愿,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③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公允价值既可以是基于事实性交易的真实市价,也可以是基于假设性交易的虚拟价格。
总之,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当然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
另外,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
7. 如何理解审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