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615社会学理论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象管理

【答案】戈夫曼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2. 次级群体

【答案】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 文化震惊

【答案】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4. 内在控制

【答案】内在控制是指通过群体规范的内化而取得的控制。它是社会化的结果。个体幼年时期学习特定条件下的适当的、被期待的行为举止,从而习得了服从社会规范的动机(无论是否有外在压力)。

5. 社会性别

【答案】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 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

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6. 泰罗制

【答案】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丁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7. 利他型自杀

【答案】利他型自杀是指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个人对集体的牺牲。这种自杀类型主要存在于集体意识强烈的低级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军队中。

8. 索引性表达

【答案】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就其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知识”

表达,尽管模糊和不精确,却不妨碍社会互动的进行。索引性表达是加芬克尔在《常人方法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二、简答题

9. 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在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上面临哪些新问题?

【答案】社会学通常从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上,将社会关系分为三个方面: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在我国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这三类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血缘关系问题

一些人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私利,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富二代”、“官二代”的讨论,都是血缘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局面下提出的新问题,对此应认真对待和研究。

(2)地缘关系问题

①背景

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总数达2.6亿,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在地域之间的迁移,造成了世界罕见的“春运”难题。

②途径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进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来实现,而在处理城镇化的地缘关系问题上,一个核心环节就是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

③制度

户籍制度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地缘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的流动、约束了机会的均等。为了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我们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最终实现中国公民在地域关系上的机会均等。

(3)业缘关系问题

①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体制多元化,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合资企业、港澳台商人投资企业等。实际运作中的体制比这些还要复杂得多,比如承包的、转包的、出租的、租柜台的、包丁队式的、挂靠式的、交管理费式的,等等。

②问题

这些新的体制以及新型就业关系,都是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发生的,很多方面的规章规则还不完善,还有不少体制上的漏洞。所以,当前我们面临着劳动纠纷、劳资纠纷频发的局面。近些年,上访上告、信访告状的,大多属于业缘关系方面的问题。

10.当代中国的犯罪状况有哪些特点?

【答案】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中的迟发展国家,势必要经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犯罪率,同时还要承担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引发的犯罪问题。当代中国发展状况的特点主要包括:

(1)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呈上升之势,并且出现了三个增长高峰,在2000年以后的增长率下降,但是在2009年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出现了大幅度上升。这些高峰期的出现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大致同步;

(2)犯罪行为的种类越来越多,各种光怪陆离的犯罪都呈现出来了。使得社会治安形式越来越错综复杂。

(3)目前我国正处在高峰期的发展阶段。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率呈现急剧上升的状态。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中的迟发展国家,势必要经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犯罪率,同时还要承担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引发的犯罪问题。其中,暴力犯罪、则产犯罪等案件大量增加。

(4)在犯罪案件中,有一类犯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即官员的贪污腐败案件。进入21世纪之后,这类案件有涉案官员的级别高、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多的发展趋势。

11.怎样理解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的关系? 试从“中国经验”的视角展开论述。

,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答案】社区作为一个“微型社会”

要方面即为传统社区转变为现代社区,这是一个社区制度创新的过程。以“中国经验”的视角而言:

(1)社会转型对农村社区制度创新的影响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催生和推动着农村社区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分化的加剧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与转移,农村社区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②现代化在促进农村社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向现代转型的同时,也对农村社区的乡土文化带来了冲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发展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在农业收益率下降和农业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农村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