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861经济管理学基础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单选题

1. 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以卜几种情况都可能

【答案】B

【解析】市场利率提高,说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银行会让更多准备金(特别是超额准备金)通过信贷进入市场,故银行准备金减少。

2. 根据索洛模型,经过一段长的时期后,某国的实际利率有所降低,那么,可以推测( ) 。

A. 该国的长期通货膨胀率有所降低

B. 该国的长期货币供应量有所降低

C. 如果该国的折旧率保持稳定的话,则该国的人日增长率必然有所降低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增加后,会使均衡状况下的人均资本存量减少,实际利率上升,反之,若人口增长率降低则实际利率降低。

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模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A. 肯定了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B. 抛弃了索洛模型外生技术变革的假设

C. 将研究与开发作为外生技术变革的主要原因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所依赖的假设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下的和垄断竟争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内生增长化的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

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积累所影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模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内生增长理论抛弃了索洛模型外生技术变革的假设,以更好地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4.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增加,则均衡收入( )

A. 必然增加

B. 不变

C. 必然减少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i 、g 、x 二增加使y 增加,t 、m 增加使y 减少。由于不知道各部门变动的具体数量,故不能确定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二、计算题

5. 己知一个宏观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 (Y d 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税收T 0=60,比率税率t=0.25。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 是多少?

(2)支出乘数K 是多少?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

【答案】(1)可支配收入:Y d =Y-T0-tY=0.75Y-60,则消费函数为:

根据三部门收入支出模型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

Y=52+0.6Y+50+200

求解方程可得:Y —755。

(2)根据支出乘数定义有:。

(3)用S 表示政府则政盈余,则S=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其中,政府支出G=200; 政府收入=

6.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数。

【答案】(1)均衡国民收入为:

得y=84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8400。

可支配收入为:

(2)消费支出为:

(亿元)。所以,政府财政盈余S=248.75-200=48.75(亿元)。 ,投资为i=800,政府购买为g=750,净税收为t=600,试求:(1)均衡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2)消费支出; (3)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 (4)投资乘

(3)私人储蓄为:

政府储蓄为:

(4)投资乘数为:

7. 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C=305+0.8Y,投资函数为I=395-200r,货币的需求函数为L=0.4Y-100r,货币供给m=150。

(1)写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

(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答案】(1)由Y=C+I可得:

Y=305+0.8Y+395-200r

解得:Y=3500-1000r,此即为IS 曲线方程。

由L=m得:0.4Y-100r=150,解得:Y=375+250r,此即为LM 曲线方程。

(2)将IS 曲线万程与LM 曲线方程联系,由方程组

和国民收入分别为:r=2.5,Y=1000。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由Y=C+I+G得Y=305+0.8Y+395-200r+100,即Y=4000-1000r。由方程组,解得:r=2.9,Y=1100。 ,解得均衡的利息率

所以当政府购买增加100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100。

(4)由(3)可知,政府购买增加100,国民收入增加100,故政府购买乘数

(5)由乘数定理可得政府购买乘数为:。

(6)两者得出的结果不同。因为(4)中的政府购买乘数考虑了利率的变化,利率由2.5提

,从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无法达高到了2.9,所以抑制了投资,即政府的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

到假定利率不变时的水平。而(5)中的政府购买乘数没有考虑利率的变化,所以((4)和(5)得出的结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