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05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

【答案】不同的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市场可以根据竞争程度不同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种类型,而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市场上厂商数目越多,单个厂商对市场的影响力就越弱,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上有无数的厂商,单个厂商对整个市场的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影响,市场竞争程度也最强; 而在垄断市场上,整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垄断厂商对产品价格的制定具有绝对的决定权,因此垄断厂商可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市场的竞争程度最弱。

(2)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差别程度。产品的差别程度越小,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越强,市场竞争程度越大。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各个厂商的产品没有差别,因此单个厂商之间的产品替代作用较大,单个厂商改变价格的行为会被其他厂商的产品所替代; 而在产品差别程度较大时,厂商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价格水平。

(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越强,对市场的影响力越强,厂商可以根据本单位的情况调整产品价格,以达到厂商目标,这种市场的竞争程度较弱。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厂商进入一个行业或退出一个行业越难,竞争程度越弱。当一个行业产生超额利润时,这种超额利润能否持续,取决于进入行业的壁垒。如果壁垒很高,行业之外的厂商不能自由进入该行业,行业内的厂商可以持续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市场竞争程度也弱。

2. 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单要素投入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答案】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L 的需求函数反映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 的需求量与要素价格W 之间的关系。要素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式中,MPL 为边际产品,是要素的函数。由于产品价格P 为既定常数,故上式显然确定了从要素价格W 到要素使用量L 的一个函数关系,即确定了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一个需求函数。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的性质,可得出以下结论: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将下降。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向右下方倾斜,如图所示。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结论实际上要依赖于两个“潜在假定”:第一,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第二,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在考虑多要素共同使用以及多个厂商共同调整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 的需求曲线就不再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3. 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产量范围内,规模扩人常常带来规模报酬递增。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保持不变,然后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递减。当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显示出规模经济。根据同样原因,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平均成本不变; 当规模报酬递减时,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显示为规模不经济。

4. 比较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生产论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

【答案】从方法论讲,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生产论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的实质是一样的。这两种分析法只是在相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分析工具赋予不同的经济术语而己。

(1)在效用论中,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两个基本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在消费者的偏好给定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得到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该曲线符合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给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直线型的预算线,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且为负值。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这两个工具,既可以分析消费者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又可以分析效用给定条件下的支出最小化。消费者的决策均衡点发生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相切点,在切点的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通常写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或者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那么,消费者会沿着收入一消费曲线来选择两种商品的消费量,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最小的支出。

(2)类似地,在生产论中,等产量曲线分析法的两个基本工具是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在厂商的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得到凸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该曲线符合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生产成本给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直线型的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且为负值。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这两个工具,既可以分析生产者成本给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又可以分析产量给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生产者的决策均衡点发生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相切点,在切点的均衡条件为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通常写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生产者的成本发生变化,或者生产者的产量水平发生变化,那么,生产者会沿着扩展线选择两要素的使用量,以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最小的成本。

5. 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解得:T=87.5(小时),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的边际成即有:

解得:

总量

。 ,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电视总量。

二、计算题

6. 假定某地有两家粥店,它们同时决定是生产甜粥还是生产咸粥。各种可能的情况加下面的支付矩阵所示:

求解此博弈的全部纳什均衡(包括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答案】(1)纯策略纳什均衡

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为(咸粥,甜粥)和(甜粥,咸粥)。在纯策略下,两家粥店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