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620中国古文字学之古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君子引而不发。 .

【答案】引,拉弓。

2. 君其问诸水滨 .

【答案】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3.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 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 .

【答案】将:还是,选择连词。

4.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属:通“嘱”,劝酒。

5. 食之,舍其半。

【答案】食:si ,给……东西吃。

6.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答案】毙:倒下去。

7.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答案】鄙:边邑。

8.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然:转折连词。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

9.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答案】懿:深。

遵:循,顺着……走。

10.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

【答案】(1)亡:逃亡。

(2)竟:“境”的古字,后写作“境”,边境。

(3)反:“返”的古字,后写作“返”,返回。

二、名词解释

11.词义的更替

【答案】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例如“脚,’,本义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12.《康熙字典》

【答案】《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十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13.六书

【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

(1)象形:木、日。

(2)指事:本、末。

(3)形声:徒、芳。

(4)会意:森、相。

(5)转注:“考”“老”相授。

(6)假借:锯类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14.王氏四種

【答案】“王氏四种”是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

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

15.反切

【答案】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法中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反切注音时,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在一起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坛,徒干切。”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但是使用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认读反切注释时不知道反切字的读音,那么反切就没有起到注音的效果。

16.章句

【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17.旁轉

【答案】旁转是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如“斯”从“其”声,“其”在支部,“斯”在支部,二者都是阴声韵,是旁转。旁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谐声、通假、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现代学者认为构成旁转的字音主要元音应是相近的,韵尾一般相同。一些古音学家所说的阴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内,所以阴声与阴声的旁转,有时也包括阴声与入声的相转。

18.读为

【答案】读为是古书注解中的一种标识通假字的术语。它和“读曰”一样,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诗经·卫风·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字,“畔”是本字。

三、分析题

19.请说明带下划线的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或作用。

(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漢書•稣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