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710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蛋白质分选。蛋白质分选是指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在翻译的同时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各种加工和修饰,使不同去向的蛋白质带上不同的标记,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反面膜囊进行分选,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中,并运送到目的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的过程。广义的蛋白质分选也包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
2. 着丝点微管。
【答案】着丝点微管又称动粒微管或染色体微管,是从着丝点与一个极相连的微管。
3. 细胞分裂
【答案】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母细胞)分裂成两个以上细胞(子细胞)的现象。由于细胞分裂,核及细胞器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主要的分裂方式
4. 期。 【答案】期指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中的细胞在反复分裂数次之后离开细胞周期,执行某种
期。期只不过是细胞周期中期或期的无限延长,生物学功能或进行细胞分化,当受到某种适当的外界刺激后,会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分裂增殖,细胞所处的停止分裂状态的时期就叫做而不是细胞周期中
5. 胞质分裂期或期的中断和脱离。
【答案】胞质分裂是指在细胞分裂末期时,通常于核分裂之后接着发生的胞质体的分裂。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胞质分裂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在高等植物细胞中,于细胞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群移到两极之后,纺锤体的中间区域分化为膜体。在末期,从纺锤体中部形成细胞板;二是在动物细胞中,于细胞分裂的末期,赤道板位置上的表层细胞质部位向中间凹陷溢缩。另外,在一部分植物细胞中,以及在酵母出芽和粘菌的孢子形成时等,可以看到有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
6. 细胞社会学
【答案】细胞社会学是研宂一个细胞群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细胞或相同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聚集与黏连、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细胞与细胞外间
质的相互影响,甚至还包括细胞群中组织分化模式的形成等。
7. 微管相关蛋白(MAP )
【答案】微管相关蛋白(MAP )即微管结合蛋白,是指一些与微管密切联系,附着于微管多聚体上,参与微管装配并能增加微管稳定性的蛋白,包括
和树突的不同形态。
8. 叶绿体蛋白等。微管相关蛋白多分布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中,一般认为与骨架纤维间的连接有关,可能决定了轴突
【答案】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由双层膜围成。存在于藻类和绿色植物中的色素体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在其中进行。因为叶绿体除含黄色的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看上去是绿色的。褐藻和红藻的叶绿体除含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红色,有人分别称为褐色体 红色体
二、选择题
9. 下列哪种方式不消耗ATP? ( )
A. 胞吐作用
B.
D. 门控通道 泵 C. 次级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主动运输消耗A TP , 被动运输不消耗A TP ; 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ACD 三项,胞吐作用、次级主动运输
耗A TP 。
10.关于台-萨氏泵均是主动运输。B 项,Na+门控通道是协助扩散,不消病的发病原因,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
A. 外来病原体使吞噬泡的酸化作用被抑制,溶酶体酶的活性大大降低
B. 溶酶膜自身结构缺陷,溶酶体膜易破裂,细胞被溶酶体酶损伤从而致病
C. 溶酶体中缺少氨基己糖脂酶A , 胞膜上神经节甘脂不能被水解而积累在细胞内
D. 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功能缺陷,不能将消化的小分子转运至细胞外,导致溶酶体破坏
【答案】C
【解析】台-萨氏是一种储积症,这类疾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其共同特征是溶酶体内充满了未被降解的物质。A 项,是结核、麻风杆菌致病原因。
11.下列对协助扩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转运速率高,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B. 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C. 对物质的转运是非特异性的
D. 物质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答案】C
【解析】比较不同分子的值,膜转运蛋白对物质的转运是特异性的。
1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过程中都发生的现象是( )。
A. 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B. 释放细胞内含物到胞外
C. 基因组DNA 的降解
D. 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答案】C
【解析】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质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段或细胞器,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则被邻近的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完整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胞外环境中去,因而不引发炎症反应。在细胞坏死时,细胞质膜发生渗漏,细胞内容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导致炎症反应。凋亡通常是生理性变化,而细胞坏死则是病理性变化。
13.电镜制样需要经过许多步骤,对这些步骤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电子束的穿透能力有限,因而要求样品很薄,一般是数十纳米
B. 包埋过程会破坏样品的结构,所以超薄切片样品制备的第一步是固定
C. 包埋剂多是水不相溶的,因此在包埋前通常要经过脱水处理
D. 对样品经过染色后,通过改变电磁波的波长而获得彩色图像
【答案】D
【解析】电镜样品仅用重金属盐进行染色以形成明暗反差,因此只能通过电子束振幅的改变观察到黑白图像。它不能像光镜切片染色那样通过改变波长而获得彩色图像。
14.分析难以形成三维晶体的膜蛋白和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等大分子复合体的技术是( )。
A. 负染色技术
B. 冷冻蚀刻技术
C. 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D.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答案】A
【解析】该技术将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展现出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三维结构的电子密度图。
15.有关细胞周期调控的知识最初来源于对( )的研究。
A. 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