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FKT模型的纳观摩擦机理研究

关键词:界面摩擦;正压力;接触面积;摩擦系数;受迫振动;界面温升

  摘要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几乎无所不在,关于摩擦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其机理和计算方法一直是物理学界特别是工程界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摩擦的非线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当前人们对摩擦机理远未弄清,只能通过某些特定的试验数据来对摩擦作出有限的解释,不能通过严格的理论计算准确的得到某一研究对象的摩擦学性能。

随着微机电系统等微观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对于摩擦的研究由宏观转向微观。在微机电系统中,接触表面摩擦副间隙小到纳米量级,达到界面摩擦状态。在原子级光滑的理想接触面上摩擦力依然存在,且表现出的规律不同于以往的宏观经典摩擦理论。要想达到摩擦宏观和纳观理论的统一,需要从纳观摩擦机理研究着手,再逐步扩展到宏观层面。

本文基于已有的FKT模型,以界面摩擦为研究对象,以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振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由摩擦产生的温升。并详细讨论了法向载荷,接触面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以及摩擦界面温升的决定因素。

首先,对FKT模型进行动力学建模,推导出在界面势能作用下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以滑动摩擦为基本假设,计算了滑动摩擦力的数值大小,并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反应的基本规律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摩擦力计算方法可行。

其次,分析了组成固体的微观晶格结构,在二维状态下界面原子所在晶格的结构形状和受正压力导致的形变。推导了在晶格形变状态下摩擦力计算公式的变化。并以晶格形变为基础,计算了在不同正压力作用下摩擦力的大小,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得出了相一致的基本规律。

再次,以周期性边界条件为假设,结合界面二维晶格的形变,推导出了在一定正压力作用下,不同接触面积的摩擦力计算方法。并得出了在不同接触面积下摩擦力大小的变化规律。

最后,以单个原子为基础,计算了界面原子在滑动摩擦状态下的受迫振动得到的能量,根据固体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推导出了在界面滑动摩擦过程中计算界面原子温升的方程。并分析了不同的摩擦材料热传导性能,相对滑动速度,滑动平面原子的距离对界面温升的影响。